
导读:吉利第一款轿跑SUV产品——星越,在上市之前,可以说是赚足了眼球,因为它有着当下比较流行的车身设计以及自主品牌的强项,更有沃尔沃技术的加持。吉利星越这台15T发动机为三缸机,调教还不错,低扭动力输出很强,起步比较轻快,实际驾驶感觉与四缸机无
吉利第一款轿跑SUV产品——星越,在上市之前,可以说是赚足了眼球,因为它有着当下比较流行的车身设计以及自主品牌的强项,更有沃尔沃技术的加持。吉利星越这台15T发动机为三缸机,调教还不错,低扭动力输出很强,起步比较轻快,实际驾驶感觉与四缸机无太大差异,但有略微抖动。配合7速湿式双离合,动力衔接还算比较平顺,没有明显的顿挫感,而这样的动力输出对于日常驾驶来说,虽然完全够用,但还并不是很符合运动SUV的定位。
轿跑SUV是当下车市流行的新物种,因为它兼具轿跑车运动外观和SUV通过性,宝马X6是这个细分市场的标杆车型,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它有些高不可攀。面对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不少自主车企进军轿跑SUV市场,今天小猫和您聊的这两款轿跑SUV是来自吉利汽车的明星车型--吉利星越和领克05。
车型选择: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吉利星越共有7款车型,提供15T和20T两款发动机,基于性能、性价比的角度考虑,小猫推荐20T两驱车型,官方售价1658万元的350T耀星者是小猫重点推荐的车型。
领克05是领克品牌的全新车型,目前仅提供20T车型,售价1758万元起,因为领克的品牌定位高于吉利,领克05价格高出星越一个档次也合情合理,就像同级别的大众品牌车型价格要高于斯柯达一样。
星越是吉利品牌首款基于CMA模块化平台打造的车型,其前脸依然采用吉利家族式设计,水波涟漪式中网相比博越更加扁平,以达到拉伸视觉宽度并营造低趴视觉效果的目的;中网内部采用封闭式设计,优化了空气动力学。车身侧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敦实,前低后高的腰线营造出蓄势待发的车身姿态;D柱设计倾斜度很大,整体风格接近轿跑车。车尾厚重且有层次感,镀铬饰条将两侧尾灯连接起来,四出排气孔很有气势,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运动化定位。
领克05同样是基于CMA平台打造,其外形设计带有明显领克品牌元素,前脸与领克01相似度很高,分体式大灯是其标志性设计。车身侧面线条复杂,层次感很强,同样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姿态;车顶线条在通过B柱之后快速下滑,与后备厢上盖融入一体。尾灯造型与之前的领克品牌车型明显不同,没有采用整体灯罩式设计,而是采用平行线式设计,拉伸了车尾的视觉宽度。
内饰设计方面,星越采用非对称设计,科技感很强,中控台上部采用软性材质,质感和触感都非常不错。三幅方向盘采用平底式设计,但整体感觉依然是偏向居家。中低配车型采用传统仪表盘+液晶显示屏的组合,虽然不及全液晶仪表盘酷炫,但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差,设计风格上与上一代沃尔沃车型很相似。
领克05内饰风格追求简洁,贯穿式空调出风口是其标志性设计,中控台显示屏位置偏低,在日常使用时会有少许不变。三幅式方向盘整体风格与家族其他车型相似,和星越一样,同样偏向居家风格。123英寸液晶仪表盘是领克05全系车型标配,显示信息丰富,提升了内饰的科技感。
车身尺寸方面,两款车相差不大,星越的长宽高分别为4605mm、1878mm、1643mm,轴距2700mm;领克05为4592mm、1879mm、1628mm和2734mm;领克05在轴距方面更有优势,星越车身高度占优。
身高18米的标准身材成年人落座星越前排,头部空间余量接近一拳;落座后排,头部空间基本没有余量,腿部空间在一拳+四指左右。进入领克05前排落座,头部空间余量在两指左右,进入后排落座,头部空间余量在两指上下,腿部空间余量达到两拳。从两款车的整体表现来看,它们的腿部空间都达到同级别车应有水平,只是后排头部空间受车顶线条的影响,略显局促。
行李厢方面,受车身线条影响,两款车都仅仅是与传统三厢轿车相当。星越后备厢标准状态下容积为326L,进深1000mm、宽1000mm、高700mm;领克05标准状态下进深930mm、宽1030mm、高660mm;装下三个20英寸拉杆箱对两款车来说都不是难事。
动力系统方面,星越20T车型采用JLH-4G20TDB发动机,最大功率175kw、最大扭矩350Nm;领克05采用JLH-4G20TDC发动机,最大功率187kw、最大扭矩350Nm,它们都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从发动机动力输出数据和变速箱性能表现来看,两款车位居自主品牌车型前列。底盘结构方面,星越和领克05均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后多连杆式独立设计。
选择官方售价1658万元的星越350T耀星者与官方售价1758万元的领克05 20TD两驱耀进行对比,前者的配置优势比较明显。两款车都可以提供的配置包括主/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胎压显示、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自适应巡航、上坡辅助、全景天窗、无钥匙启动、无钥匙进入、多功能方向盘、主驾驶座电动调节、中控彩色液晶触控屏幕、GPS导航系统、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车联网、LED远近光大灯/日间行车灯、转向辅助灯、外后视镜电动调节/折叠/加热、自动分区空调、后座出风口等。
配置差异方面,星越的优势是多出前/后排头部气囊、陡坡缓降、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道路交通标识识别、前驻车雷达、360度全景影像、电动后备厢、车顶行李架、方向盘换挡、前排座椅加热、自动防眩目外后视镜、雨量感应式雨刷、自适应远近光大灯、自动头灯、车内环境氛围灯等;领克05的优势是多出车内PM25过滤、全液晶仪表盘、发动机启停等;在配置水平、性价比方面,星越要略占优势,它不仅价格更低,安全配置也更多。
小猫心蓝观点:
上述两款吉利旗下明星轿跑SUV该如何选择?小猫认为这由您的实际需求来决定。从产品特点来看,星越和领克05非常相似,前者的优势在于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领克05拥有更宽敞的后排腿部空间,且定位为吉利汽车高端品牌;同时,在售后服务方面,领克为首任车主送出不限年限/里程质保。若您换车周期较长且认可领克的高端品牌定位,那领克05是个不错选择;若在乎价格和性价比,星越也值得出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送。星越l送挡泥板,因为汽车自带挡泥板,星越l汽车市场支持,自带挡泥板,挡泥板的宽度可以达到15厘米,有效的进行挡泥水的作用。吉利星越,作为吉利品牌在CMA基础模块化架构打造的首款产品,定位为高阶运动SUV,属于吉利品牌高端系列。
撰文 | 陈昊、赵玲伟编辑 | 于杰出品|汽车产经
“2003年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我加入了吉利,这一年,吉利第10万辆轿车在宁波下线。”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演讲中,回忆起自己加入吉利18年来,亲历的几个重要时间点——
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依然是合资品牌如鱼得水。吉利在对消费升级的研判下提出了30精品车战略。“我们坚信,好产品就是打开市场的钥匙。这把 钥匙,也让我们在2017年第一次尝到了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的滋味,并持续保持销冠至今”。
今年,淦家阅担任吉利汽车集团CEO,在这样一个节点,他在这场发布会上展示了下一个五年里吉利该有的样子。
这次发布会核心是吉利汽车的“十四五规划”,包括最新发布的“雷神动力”和九大龙湾行动。
这是吉利给自己的承诺,也是一场让中国品牌赢得世界尊重的荣誉之战。
“雷神”,让吉利混动系统赶超日系
曾经,先发优势的日系车企拥有混动系统的绝对权威,如今,有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在混动领域,日系起到对消费者进行混动技术教育的工作,有的时候对手也是帮手,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于混动技术已经不陌生,这其实也是助力后来者的市场。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在后续的采访中表示,“吉利在汽车行业的对标的对象肯定不是中国品牌,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合资品牌,技术标准要跟更高级的产品对标,包括动力也是一样的,混动一定要对标全球最好的混动对象”。
于是,吉利发布了雷神动力科技品牌,致力于多元化智能能源的探索与解决方案,汇聚每一种能源的力量。
据吉利介绍,雷神智擎Hi·X拥有六大混动天花板级别的技术:比如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332%;40%以上节油率,油耗低至36L/100km;首次实现混动系统FOTA升级,多达20种智能驾驶模式;可匹配A0-C级不同车型,适配HEV/PHEV/REEV等全混动系统……
一句话总结就是,“全面优于竞品”。
今年年底,雷神智擎混动将首先搭载在吉利中国星上;未来三年,搭载雷神智擎混动的车型将达到20余款,实现混动主流细分市场销量第一。
在纯电动车的舆论声量明显强势的当下,吉利为什么研发了一款更复杂的混动系统?
碳中和、碳达标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政策,也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林杰认为,排放政策不可能永远不变的,动力电池所需材料涨价很高,混动技术路线也是节能的好路线。
“我们认为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并不能在一条路线上,这也是吉利汽车集团为什么要把极氪分离出去:极氪做纯电发展,吉利品牌跟领克在插电、混动包括增程的节能汽车领域,深挖潜力”。
如果说吉利在技术上的优势是在别人的肩膀上往上爬,那么在了解用户和市场,以及价格成本控制方面,在汽车消费大国的本土市场上还有合资品牌很难企及的主场优势。
面对市场,吉利仍然是理智派,淦家阅表示,“对中国品牌来说,不要用所谓的‘中国情怀’让消费者买单,唯一能够让他买单的只有更高价值的产品。所以成功与否关键要看产品,以及更好的使用体验”。
吉利优势也正在向海外市场拓展。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瑞平表示,因为吉利在欧洲的研发体系已经成熟,让自身的软硬件也具备了国际标准的要求,海外合作伙伴的认可也让吉利慢慢建立了信心。
“我们现在具备了扩展全球市场的能力。而且从战略发展的策略上来讲,我们希望能跟国际市场竞争一下。希望雷神动力做成一个跟行业共享的技术平台、产品平台,就要从高端做起,从品牌做起。拿下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这是最容易获得其他人认可的”。
除此之外,雷神动力最不能被忽视的特点还有广泛的包容度。2022年,吉利将推出“雷神智擎甲醇混动“车型。
未来,吉利还将推出全新的科技新能源换电出行品牌,基于专属架构平台,到2025年陆续推出5款可换电的智能纯电产品,为用户提供智能出行服务。
攻破智能化的临界点
80后的淦家阅从来不是个工业化汽车的盲目信徒,吉利也还是个35岁的年轻企业。兼顾工业力量与当前智能化转型,对他们来说正是水到渠成。
就在前几天,一颗小小的芯片“智能座舱芯片SE1000”送到了他的办公室。
“芯片”虽小,但只有它才能支撑起智能科技生态网。这颗“芯片”是由“芯擎”科技自研,是中国第一颗7纳米制程的车规级SOC芯片。芯擎科技是由亿咖通科技与安谋中国共同出资于2018年9月成立,其中,亿咖通是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独立运营的科技生态企业。
这款芯片完成车规级认证后,明年即将量产。
过去10年,吉利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超1400亿元,主要通过内涵式自研、外延式投资方式,积极拓展创新,突破技术边界。2020年研发投入218亿元(占比67%),位居车企前列。
在“2021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发布,在这个排行榜上,吉利是排在前十的唯一汽车企业。
“很多朋友问我,这么大的研发投入,意味着什么?我回答了三个字:临界点”。
如何理解淦家阅所说的临界点?于外,能源与环境的危机、工业40、万物互联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汽车才是满足用户极致出行体验的“硬核”。于内,吉利正处在“智能出行科技型企业”新的临界点。
淦家阅表示,保证研发投入,就会有持续性的资金来源。“未来25款技术领先的新能源车型,可以确保2025销量目标的达成,2025年实现EBIT超8%。通过全面架构造车,提升规模效应,降低车型研发及供应链成本,研发效率提升30%,到2025年实现销量规模提升2倍,实现单车平均收入提升30%”。
这些数字中蕴含着吉利一方面重度投入研发,一方面迅速反哺收益的企图心——EBIT(扣除利息和税金前收益)代表着产品的盈利能力,据业内人士评价,目前EBIT能够达到8%的车企很少,可见吉利对自己五年后的行业地位颇有信心。
除了智能化方向,吉利车辆本身的电子架构也在不断精进。
吉利为CMA架构下的星越L导入了GEEA20电子电气架构,支持高度智能驾驶辅助,实现了燃油车的整车OTA。后续,智能架构打造的吉利、领克、几何新款智能汽车都将搭载GEEA20 电子电气架构。
GEEA20电子电气架构加持下的星越L支持高度智能驾驶辅助,让燃油车也实现整车OTA。后续,用智能架构打造的吉利、领克、几何新款智能汽车,都将搭载GEEA20 电子电气架构。
面向2025, 吉利智能架构将进化至GEEA30中央计算平台架构,引领智能汽车从“域控制”向“中央超级大脑”进化转变。
吉利以科技武装的不止汽车的大脑与骨架,目前吉利还是全球唯一具备卫星通讯和定位、高精地图和导航、汽车芯片到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汽车企业。
如何拆解365万辆的目标?
对于2025年的目标,淦家阅说,“创造超越用户期待的智能出行体验,打造科技引领型全球汽车企业,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与科技出行的核心智能水平
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曾经表示,规模是汽车行业永恒不变的基本盘。
未来吉利规划很清楚——(2025年销售)365万台,极氪分担65万台,吉利汽车集团分担300万台。“吉利汽车目前有110万-120万台的销量,通过转型、产品力提升,卖到130万台我认为做得到”。
对于更大的增长点,是对领克的期望,“领克肯定是要跟合资品牌去竞争,这个目标我们非常自信”。今年1-9 月,领克总销量为 147960 辆,同比增长近 40%,累积销量已近60万辆。
而对于计划,淦家阅坦诚地讲,“几何之前确实做得不够好。不过这不是因为战略,战略是定对了,产品力也没问题,只是在执行中资源匹配没有做到位”。
通过一系列对于终端渠道的优化管理,几何今年1-9月的总销量已经同比增长了192%,其中9月订单首次过万,2021年第三季度累计订单量26330辆,环比接近翻倍。目前的订单已经超过1万台。淦家阅相信,“几何五年后达到30万台,是可以的”。
写在最后
吉利这次发布会内容给人的观感,是将庞杂的工作高度概括为九大龙湾行动,从销量目标、技术投入、盈利要求等等一应俱全,甚至还包括了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这需要体系力强大才能hold住。
细细想来,混动系统与智能化研发,都是过去几年里吉利一直在投入,并且有些已经在终端看到了用户积极反馈的工作。
将各个重要模块统领起来,这一次,吉利用目标为自己坚定了方向。
这一切的目的,远不止在国内的汽车上坐稳头把交椅。打破合资品牌最擅长的动力系统技术壁垒,重注智能科技的超车路线,以及唯快不破的市场与用户响应速度,将让吉利在全球市场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吉利博瑞,搭载24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18T涡轮增压发动机两种排量版本,长宽高分别为495618611513,其涟漪状的进气格栅和溜背的造型以及符合人机工程学中控台和丰富的配置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提车一周年。记得第一次见星越是在城北的乐堤岗购物城。老公提前好几天就跟我预约说要去看星越,说什么FY11正式命名为“星越”了!老公平时除了爱电子产品外,就是看各种车,所以他让我去看,他肯定已经做足功课了! 那时我们的旧车也已经6年了,平时闲聊也会夹杂着关于换车的话题,但我没想过要换国产车。 而我那天的打算是带女儿去那边吃个新疆菜!所以吃完饭,当作闲逛,也就到了一楼展厅,当时是一辆**的展车,说实话我觉得好难看啊 而老公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又是看轮胎 ,又是看方向盘,调座位,体验各种功能,不知道以为是提车了这时候我已经走掉了,陪孩子玩球去了一会儿他电话过来 让我去坐一下,看看空间,我一坐进去,感觉好小啊后排中间还凸起脚都放不平,各种嫌弃的回家了。 回家后,老公不停的给我说吉利研发这辆车的前因后果,关键基因纯正。听他一说,我兴趣来了,同时我自己也查了一些资料,关于星越的负面消息几乎为零,这是一款吉利与沃尔沃共同开发的在CMA架构平台上的车 。所以也不那么纠结“国产”这个词了。之后就是安排试驾最后订车,我们还在公众号上抢过限量版暗夜骑士,据说有礼包送但是没抢到!试驾当天也是我们交定金之日,订的是顶配,而当时试驾是20的星越,因为路况原因,也没敢使劲踩油门,但其实心里已经认定,这种配置搭配这个价格,简直就是为工薪阶层打造的一款品质车!里头融入着满满的吉利情怀!未来是一个通过产品吸引顾客的时代,好的产品自然会说话。优质低价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吉利星越使用一年有感!买的不是车,是幸福感!讲几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功能 老公汗腺发达他跟我解释说是一种病!我也没去深究,反正就是冬天也能流很多汗的人!所以座椅通风这个功能对正常人来说是夏天开车神奇,后背屁股不会!对他来说是四季开车神奇 矩阵大灯真的稀奇,我是第一次见识!车子转弯它也转弯简直就是一项成人达己的科技,通过感光元件自动识别迎面车道是否有行驶车辆,并相应的遮挡住部分LED单元体,避免对方受到强光的干扰! hud抬头显示看似是个可有可无的功能,仅仅为了提升驾驶乐趣而生!相较于星越的这个价位,个人认为吉利是有诚意的!因为HUD并非标准产品,相较于普通汽车零部件研发成本更高,不仅自由曲面加工难度大,而且还要对单一车型设计特定的光学结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加装这一配置,企业需要面临类似规模效应差和成本回收周期长等问题。 BOSE音箱这一条就不多做解释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我个人感觉比之前的日系车效果要好一些,星越本身是欧美车的调教,车内隔音也做的不错,所以音响效果还是可以的,毕竟咱不在车里k歌蹦迪。 我们都爱旅游,短途的自驾,都是老公一个人开车,所以智能领航和疲劳监测这俩功能对我们家庭来说太重要了自动驾驶解放双手双脚的同时,疲劳监测辅助也不马虎,系统监测到司机的眼神疑似分心,便会抖动安全带以提醒,出门在外舒心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为我们家的提车一年有感,来自一个本本族的非专业车评,不喜勿喷! 车牌就不马赛克了以后路上见着记得嘀嘀嘀暗号~~~~~
11960名员工。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吉利大江东基地,创立于1989年,位于在浙江省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丰悦路路北,主要生产吉利的星瑞和星越车型,同时吉利大江东基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60余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300余人,各种熟练技术工人9000余人,共计有11960名员工。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