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公司是否该给员工发放一些福利?

员工 0 54

逢年过节,公司是否该给员工发放一些福利?,第1张

逢年过节,公司是否该给员工发放一些福利
导读:相信很多HR都被这个问题困扰过:过节是给员工发福利好还是直接给现金好呢?公司福利有的HR认为:直接发现金不就好了,省时省事又省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HR选择给员工发福利,这又是为什么呢?从企业角度出发,福利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1 企业福

相信很多HR都被这个问题困扰过:过节是给员工发福利好还是直接给现金好呢?

公司福利

有的HR认为:直接发现金不就好了,省时省事又省心!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HR选择给员工发福利,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企业角度出发,福利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

1 企业福利税优,合理合规省钱。很多人认为:非货币福利不纳税。这句话,不完全正确。

公司福利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大部分福利和薪资一样是需要纳税的。

虽然这只是节省了一小块支出,但是苍蝇腿也是肉嘛。此外,诸如班车,公司食堂等致力于改善工作环境的隐形福利,则可以列入公司运营成本。

2 涨薪不可持续

年终的薪资涨幅已经连续6年下滑。

在GDP增速日益下滑的新常态里,薪水,涨不动了。

此外,加薪10%对员工来说,可能也就是1000块,感觉也就还凑合。

但对于企业来说整体人员成本增加10%。问题是10%就够了吗?下一次加薪还加10%,企业还能承受住吗?

公司赚钱的速度是不是10%甚至更快的速度呢?所以企业必须去寻找,除了加薪外,我们还有什么其他“招数”可以留住人才——福利。

公司福利

3 福利不容易复制

外企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很讲究对标(benchmark)。

这个岗位的市场中位值是50万年薪,那我们也要调高到50万。竞争对手给员工发1500房贴?那我们也要调到1500。挖人的时候也是如此,现金,相对来说,更容易对标。

你一个月1万,我开给你1万2;你不走?2万,你再考虑一下。钱的竞争力,太好复制了。

但福利怎么对标?福利怎么复制?

对方公司有弹性福利平台,可以用公司给的积分兑换健身卡,健康保险,甚至市场上基本买不到的父母保险和子女保险。

难道挖个人还得上一整套完善的弹性福利?

福利,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涉及时间精力,甚至关乎企业文化。

在设计弹性福利方案时,都会建议拿掉能够直接兑现的项目,比如礼品卡或者预付费卡。

因为一旦加入这种可以折现的项目,福利就更容易被对标。

企业应该让员工更多感受带有企业文化的福利,而不是搞噱头。福利应该兼顾员工的财富与健康,并给予他们更多选择权,

外企最大的福利待遇就是自己的时间比较多。你可以保证一周双休,你可以一年有20天的带薪年假,你可以有80天的病假,这些都是你可以自主选择的。所以外企的福利待遇就提现在这一点上。你可以不用担心请不到假,或者没有假可放,老板甚至会觉得如果你没有休假都是一种错误,会让你安排休假。工资待遇这方面,因为现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崛起,工资已经远远把外企甩在了后面,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你会更累。

分类: 商业/理财 >> 财务税务

问题描述:

我是一名外企普通员工,听朋友说外企的福利待遇都很好。可是我的工资单没有一项补助以及保险金等等。。。

保险金,公积金, 反正网上说的五金 在我的工资单里一个都没有,这个正常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或规定要外企必须要给员工上哪些保险,应有哪些福利待遇等等?强制性的?

还有一个,我的工资单上倒是有个“保险金”这一项写的金额是37520元。这是什么一丝?公司给我上保险了吗?我没有收到任何的单据或者凭证之类的。。。我怎么知道它有没有给我上?而且这个“保险金”的数额每个月都不一样~ 哪位能给我详细的解释一下?

解析:

外企也分三六九等的,如果是五百强待遇确实很好,但现在中国很多外企是中国人出国后混个外国国籍再回来投资的,怎么好得起来,还有台湾、香港、韩国的小企业,老板很抠的,别做梦了

现在通常说的是"五险一金",具体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具体单位和个人承担的比例是各承担50%,那是按照个人全年平均工资计算的国家规定的是:住房公积金不低于工资的10%,效益好的单位可以高些,职工和单位各承担50% 对职工很实惠啊,即:交一得二,便于自己今后住房方便!

"五险"方面,按照职工工资,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医疗保险单位承担6%,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承担2%,个人1%;生育保险1%全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08%也是全由单位承担,职工个人不承担生育和工伤保险 这些比例各地稍有不同。

五险是必须要给你交的,公积金就要看企业了。

公司应该给员工买哪些保险一般没有员工福利的公司除了社保不会给员工再买额外的保险了,但是现在很多公司都有额外的员工福利,很多公司都选择把员工福利外包了,员工福利外包是一个新型的行业,个人觉得员工福利外包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节省公司的开支,而且得到专业的服务,避免了福利的不完善及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资金浪费却没有实际的效果。FESCO Adecco 外企德科数字化福利平台是国内首个全流程自主福利平台,可全面实现员工自主保险理赔、体检预约、报告查看、福利兑换等福利需求。统一的账户及积分体系,覆盖全面福利场景,为企业打造定制化的一站式数字化福利门户。业务覆盖全球6,000家知名企业,为超过100万名企业员工提供整合了风险保障、健康管理、生活福利,认可激励、员工关怀、咨询报告为一体的数字化福利解决方案。

在外企工作的体验因公司而异,但一般来说,外企员工感受到的文化氛围、工作方式和员工体验等方面都与国内企业有所不同。

外企工作

1 文化氛围:外企更加注重强大和开放的企业文化,更注重公司价值观和企业伦理。外企员工普遍表现出更加自信、思维开放、更激情工作等特点。

2 工作方式:外企更注重员工个人管理和工作绩效,并推动快速决策和灵活变化,这使得员工工作过程中注重效率,并且更多地参与了公司的业务活动,这也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挑战。

3 薪资和福利:外企在薪资和福利方面也相对较好,通常给员工提供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资源,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等福利也更加优渥。

至于外企员工是否真的享有优异的福利和不加班等好处,这也因公司而异。不过话说回来,外企员工通常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需要承担更高的责任和工作负担。因此,虽然有时候外企员工可能会感受到较高的福利待遇和强大的企业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过得轻轻松松。

先说薪酬福利方面,当年的外企人收入确实高于同岗位社会平均水平,高幅30%-50%的也很常见。基本十三薪是保底,十四到十六薪也有。

奖金随岗位不同而不同,我在的部门会跟业绩挂钩,赶上好的产品线,年底赚的盆满钵满的人不在少数。

此外在很多公司没有公积金的时候,外企公积金是标配,12%保底,I和M这样的公司能给到20%。

保险除了基本的三险(现在是五险),还会额外给上商保,赔付率至少在90%以上。

日常福利主要是各种补贴和报销,保健类,节假日礼品类。饭补,通信补,交通补是基本。

饭补基本固定,餐标工作日,每个人都一样。也就是一顿工作餐钱,对于大多数外企员工可能不算什么,不过对于当时刚毕业的我来说,每天有30元的饭补也很开心,毕竟当年普通一碗面也就10块钱,KFC的套餐也不到20。但是其实除我以外大家很少吃kfc,楼后的寿司和味千拉面更受欢迎。

通信补最开始没有限额,后来支持部门开始每月有最高限额,好像是300元/月,我们业务部门仍然实报实销。第一次体验到畅聊不限量,我还是很兴奋的,毕竟当时刚从打长途电话会在乎时长的学生时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