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违法封控区偷送东西是违法的,封控区属于国家防疫的重点,封控区有极大的传播新冠的风险,封控区内实行严格管控,偷送东西会造成病毒传播的风险,违反传染病防治法,严重的将会被刑事立案追究刑事责任。根据防疫规定,封控区要求封闭隔离、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违法
封控区偷送东西是违法的,封控区属于国家防疫的重点,封控区有极大的传播新冠的风险,封控区内实行严格管控,偷送东西会造成病毒传播的风险,违反传染病防治法,严重的将会被刑事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防疫规定,封控区要求封闭隔离、足不出户、服务上门,严格实施居家隔离管控措施。同时安排24小时巡逻值守,防止人员外出流动,做到足不出户、车不出区,所需生活物资送货上门,因此封控区的人是不能出行的。
这与抢劫没啥区别,这是大妈素质低、不道德的表现,展商可以追究大妈的法律责任。
展会撤展以后,大妈不顾劝阻之意,要拿走展品面包,而这些展品面包已经过期,展商百般阻止她依然我行我素,大妈的这种行为与抢劫没有任何区别,他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展商的合法权益,扰乱公共秩序,这时展商可以报警,追究大妈的法律责任。虽然大妈强行拿走面包构不成犯罪,但已经涉嫌违法,会受到警方的批评教育。
这个大妈的行为与抢劫没有区别,不过是仗着自己年龄大,倚老卖老,这是他素质低下不道德的表现也是,现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有些人总是这样,自己年龄大做一些让人无法接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事情,认为他们的行为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其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年龄大的老人,犯罪后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展商在展会摆出的面包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或者是公司的财务,不是谁都可以拿走的,如果展商声名这些面包不要了,大妈自己拿可以理解,但在展商阻止的情况下强行拿走就让人不能接受,这种行为产生反感,这时展商最应该做的就是报警,不能与大妈之间发生正面冲突,不然容易被大妈碰瓷。
展商阻止大妈拿走面包不是因为这些面包值多少钱,而是因为面包已经过期了,他们担心这个大妈把面包拿回家以后食用影响身体健康,那时展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个大妈根本不听阻止和劝告,执意要把面包拿走,而且态度极其嚣张,还声称要给展商上一课,这样的大妈不值的人们尊重,必须要对她进行批评教育,要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不能再做出类似的事情。
一、抢劫报警后警察处理流程
被害人报警后,警方立案进行侦查,如果符合逮捕条件公安机关会向检察机关报请批准捕,由检察院批捕科决定是否逮捕。逮捕后,在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有2个月的时间进行侦查,但是如果遇到案情重大复杂等特殊情况经上级检察院批准还可以延长一个月。公安机关最长的侦查期限可以达到7个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五十条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二、刑事办案流程
1、立案。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1)公案机关的立案。按照规定,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制作笔录及《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予以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同时,根据控告人的反映,检察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对此公案机关应当在7日内制作《不立案理由说明书》。检察院认为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公安机关在接到检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应当在15日内决定立案。(2)检察院的立案。检察院举报中心负责统一受理、管理举报线索。检察院决定对案件立案侦查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检察院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是被害人控告的,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侦查。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法律规定,侦查过程中的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形式变相羁押。按照规定,侦查期限为2-7个月。(1)一般而言,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侦查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2)案情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1个月:(3)对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2个月;(4)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已经延期3个月的基础上,可以再延长2个月。
3、拘留。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具体包括: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拘留时应出示拘留证。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所在单位。按照规定,拘留时间一般为10—37日。法律规定,(1)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3日内提请批准逮捕,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延长1-4日,流窜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延长至30日,检察院在收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7日内作出审查批捕决定。(2)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0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4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
4、逮捕。法律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逮捕。逮捕时应出示逮捕证。对于经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逮捕的期限与案件的侦查期限密切相关,通常逮捕的期限截止到法院作出判决之日,即法院判决之日,逮捕才能结束,或变为服刑(有罪),或释放(无罪)。需要说明的是,拘留和逮捕都是强制性措施,不具有惩罚性,而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预防性措施(怕嫌疑人逃避诉讼)。
5、审查起诉。按照规定,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时间为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检察院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1个月。
按照上述刑事办案程序的期限计算,刑事案件的办案期限大致为:拘留(10—37天)+侦查期限(2—7个月)+审查起诉期限(1—15个月)+一审审限(1—25个月)+二审审限(1—25个月)=5个月零10天—145个月零7天。这个期限还不包括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期限。
三、手机被偷警察办案程序
1、报110后,110通知当地派出所,再由派出所人员向你询问事情经过。
2、派出所可以根据手机价值情况(法律规定的1000元起为盗窃案)、根据盗窃手机情节(校内,高中生,未成年人,学校是否可以解决)来判断案情,再由案情判断责任人的责任,是否构成刑事案件,再根据责任情况决定是否立盗窃,如果立案,还要根据案情决定立的是行政案还是刑事案,如果是行政案,可能需要单位协助解决,如果是刑事案,派出所安全解决。
3、如立行政案后初查:明确行为人后,调查取证,证据确凿的,追究行为人责任,由派出所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4、如立刑事案后初查:明确嫌疑人后,调查取证,证据确凿的,移交检察院追究嫌疑人责任,后由法院判刑。
如何判断是否立为刑事案件可参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通俗来说,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