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一、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善于做基层领导的人,不耀武扬威、盛气凌人;善于作战的人,懂得制怒而不会被激怒
一、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善于做基层领导的人,不耀武扬威、盛气凌人;善于作战的人,懂得制怒而不会被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和敌人发生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善于处下。这就叫不争的品德,这就叫善于集中大家的力量,这就叫符合天道,这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准则。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士”,在我们现在看是读书人,代表了知识分子,受过教育的人。上古的知识分子文武兼备。“善士者不武”的意思。真正的大勇,有武功的高人,看不见他有粗暴的行为。“善战者不怒”,做一个大将军,他的修养是温和好像没有脾气,不轻易动怒。
“善胜敌者不与”,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给敌人任何一点机会,没有一点漏洞。“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做领导的人,要比干部姿态低下才好。做到了,才懂得道德的真正含义,“是为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这句话是手段吗?也可以说是真正厉害的手段。善于用人的力,也就是太极拳善于用对方的力量。“是谓配天”,这一个道理千万要记住,否则,“用人之力”就变成手段了。这个行为是以仁慈道德为基础的,这样了解原理,才够得上“配天”,与天一样的伟大。“古之极”,这是中国上古老祖宗的传统文化,至高无上的,不可变异的原则。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有制怒能力的人,才能永远处于优势
“善为士者不武”,指能够把事做好的人,一般不会动用武力。比如文官能通过处理外交方式解决的问题,一般不会用武力的方式去解决。“善战者不怒”的意思是真正善于打仗的人,不会在怒气冲冲的情况下做出打仗的决定。“善胜敌者弗与”的“与”当争讲,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与敌人争斗。
(2)善于将众人之力团结起来的领导者,会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比较低
“善用人者为之下”,意思是善于借用大家力气,将众人之力团结起来一起做事。“是谓不争之德。”老子说这就是不争之德,需要注意的是,老子讲的“不争之德”是不跟您管理的群众争。“是谓用人之力”,这是懂得善用众人的力量做事的道理。“是谓配天”,这跟“天之道”的法则是吻合的。“古之极”,这是从古至今人们的行为准则。
三、我之体悟——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今天有一条热搜,是长沙网红奶茶名叫“茶颜悦色”的三位老板跟员工在近8000人的公司群吵架。起因是茶颜悦色11月大批闭店,收入直接减少,但又要留住员工为后续恢复营业做准备。于是很多人这个月到手的工资就很少。然后就有员工在群里抱怨。然后有一名张同学出来指责抱怨的员工,这一下引来了群内大批员工的不满。事情要停止到这里也就算了,顶多就是员工们自己发泄发泄情绪。但是,就在这时,他们几位老板竟然出面开始借着张同学的话和其他员工吵架。在群里艾特那位最刚的员工说:请你尽快来办离职,还真的是不消停。你的抱怨属于无病呻吟,是自己垃圾,自己不够努力。反正我就给一两千工资,你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
作为领导看见员工有情绪,不但没有赶紧想办法安抚,还在群里公开与员工吵架,说话的口气也是居高临下的,完全和员工对立起来。后来他们又亲自打电话辞退了这几名员工。这一下引发了全员公愤,据说一下午就离职了200多人。员工在微博公开了这件事,一下上了热搜,很多当地人在微博留言要抵制“茶颜悦色”,骂他们是无良商人。这时,几位老板看情况不妙,又赶紧出来道歉。可是为时已晚,之前辛苦攒下的品牌名声,这次看似要一落千丈。
面对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老板想到的不是团结员工共度难关,而是用恶劣的态度把员工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实在是太不明智。从根本上说这几位领导“德”是不够的。这个事例就是“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的反面教材。
如果这几位领导心里有员工,有慈心、善处下,绝对不会一声不吭的给员工降薪,即使降薪也应该能想到员工会有情绪,应该争取员工的理解,应该采用更加妥当的方式。如果这几位领导懂得不争之德,懂得用人之力,绝对不会在近8000人的群里和员工吵架,还用如此不尊重的口气。别的员工看到领导是这样目中无人,毫无仁心,还会死心塌地的追随吗。俗话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当领导的如果道德修德,早晚有一天会翻车的。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贤能,民众就不会去争名逐利;不奇货可居,民众就不会有偷盗的行为;不显露足以引起人们贪欲的事物,使民众不被基本需求以外的欲望所扰乱;所以圣人治理百姓,虚化掉百姓的贪欲,让民众吃饱喝足,弱化百姓的志向,强壮他们的体魄。使百姓没有争名夺利的心志,使那些聪明才智的人不敢胡作乱为。把这些念头消灭掉,你就没有什么管不好的啦。
悟道体会
1 在家庭中,作为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上,现如今很多家长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从幼儿园开始各种补习班,一定要让小孩得高分,进名校;孩子的童年只有学习,各种比拼。我们为什么这么累呢?为何不让孩子能够随着其天性自然成长,到什么年纪该做什么就让其做什么,让其自然成长不是很好?难道自然成长的孩子就一定没有出息?整个社会都在制造这种焦虑,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种重压之下,压的喘不过气来。有的孩子不堪重负,走上轻生的道路。培养小孩好比园丁种花,花开花落是园丁的功劳吗?不是,这完全是花的种子在自然生长,我们只是在提供相应的条件引导其茁壮成长而已;
2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者打造好平台,分配好相应的岗位,找到合适的人才,给其提供相应的待遇,解决温饱问题,强壮其体魄;这样让下属在不知不觉中跟随企业一起成长,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则企业一定可以基业长青;
3 在治理国家中,要弱化民众的欲望,让其衣食无忧,强壮他们的身体,使老百姓在无欲无求中度日,这样国家就很容易治理了。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板是干嘛的?老板就是搭台的,搭好了台吸引人来唱戏,而不是只想着自己唱。
老子的比喻则更妙:
什么叫知其雄?就是你要了解雄性物种的德性,什么德性呢?
就是爱争斗、爱显摆、爱出风头嘛!
为什么雄性会这样?还不是因为雌性!
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只有那些表现欲望强的个体才能获得雌性的青睐,获得了青睐才有交配权,有了交配权,才能生儿育女延续基因。
如此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千百万代之后的今天,剩下的基因就变成了现在的德性。
我带女儿去捉知了,会优先捉一只雌的,把她固定在低处的树枝上,剩下的事就容易了。只需要等着雄知了一只一只飞过来交配,来一只捉一只,轻松得很。
这就叫知其雄,守其雌。
做事,也是一个道理,千万别把自己当作雄知了去好勇斗狠,就算你是最强壮的雄知了,最后也无非就是先被人家抓住了事。
而你要做的,是要找到一只雌知了。就算找不到,宁可自己去做雌知了,起码你可以活得比所有雄知了都久。
如果你的第一反应以为我说的是美人计,那么请尽快离开吧,你可能理解不到点子上了。
所有的欲望,都是雌知了,之前讲过,最基本的欲望有四种,生存、性、知、美。
性欲说过了,就算举了一隅,你要以三隅反才行。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有的人追求钱、有的人追求名、有的人追求成长、有的人为了探索,这些都是四种基本欲望按照不同比例的组合。
所谓搭台,就是找到一种机制、一种模式,使得不同的人加入进来之后,都可以源源不断的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
想赢球,就让所有队友得分上双;想成为千万富翁,就让所有跟着你的人都至少成为百万富翁。
把自己放在低处,连通江河湖海,所有的涓流自然汇集于你,而你并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此即所谓“天下溪”。
成为天下溪还不够,要把这种德融入我们潜意识,做什么事都以这种德来做决定,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你就不需要刻意去想,而是变得像婴儿一样自然。
老子特别喜欢婴儿这个意象,有人理解不了,有开始瞎琢磨,老子是不是有什么让人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啊?以至于,太上老君练金丹都被编出来了,而且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比《道德经》还有名,不知道老子知道了会怎么想。
其实,所谓的婴儿,就跟孟子说“赤子之心”的“赤子”是一个意思,该不会有人把赤子之心也跟长生不老联系起来吧?赤子,就是刚生下来的婴儿,。为什么儒、道两位宗师又不约而同的撞上了呢?
因为,婴儿人人都见过,而且那真的是人类最天真无邪的状态。以脑科学的结论看,婴儿大脑没有发育成熟,真的就是什么“心眼”都没有,想哭就哭,想吃就吃,绝没有半点儿遮掩。
宗师们认为,做人这件事通过不停的训练,也是可以达到婴儿那种毫无刻意的状态的。就像学会了骑自行车,你绝不会琢磨每个动作怎么做,也绝不会刻意的偏左点或者偏有点,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这就是因为骑车经过训练,融入了我们的潜意识。潜意识的特点就是只需要占用我们大脑少量“带宽”,就可以完成极其复杂的活动。做人,虽然比骑自行车复杂得多,但是我们训练的机会也多,周期也长,所以也是有可能被融入潜意识的。当然,这不容易,孔子到了七十岁,才敢说“随其所欲不逾矩”,就是这种状态。
有了这句做模板,后面几句就好理解了吧?排比明白了一个,也就都明白了。
啥叫知其白,守其黑?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嘛。
大家都知道白好,可我们却要去守着那个黑。为什么?因为白用不着我们守,有的是人会去守。互联网公司谁的话语权最大?当然是销售了,因为业绩都是他们“拼”出来的嘛。那么作为老板,我们要把所有资源投入到销售吗?当然不是,如果那样,公司持续不了多久的。因为用户认的还是你的产品,销售只是他们接触产品的一个渠道而已。既然销售已经是白了,我们就不要去关注那个白,反而要去关注产品、研发,因为他们在幕后,离业绩远,容易被忽视,那才是黑。
对于国家来说也一样。教师、医生、军人、科研工作者永远都赚不了大钱,如果商人、明星是白,那他们便是黑。国家需要关注的不是商人、明星,而是教师、医生、军人、科技工作者。国家把民众引导去关注这些人,才能够为民众树立楷模。民众有了这些人做楷模,那么他们的德,也就是价值观就不会出现问题。久而久之,民众就会把这种价值观融入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方方面面,例如教育子女好好学习,而不是成为明星;引导人们尊师重教,而不是笑贫不笑娼;引导人们保家卫国,而不是理直气壮的当带路党;引导人们科研强国,而不是八卦女明星。
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后,整个国家、民族就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那时候无需多做什么,而人们的生活自然会越来越好,这才叫“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还是那个意思嘛!有功劳你们上,出问题我来扛,这才是领导应该做的。当领导的跟下属抢功劳,这得多想不开?你带领团队取得成绩,那功劳默认就是你的,你争什么争?你把功劳给下属,不是把自己的功劳分出去了,而是把自己的功劳多复制了好多份,整体功劳翻倍了。
不但功劳翻倍,因为你把自己放低,不居功,“为天下谷”,还会收获谦退的美名,这是一举两得。员工收获了功劳,受到鼓舞,自然干劲更足,会创造更多的业绩,这是一举三得。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为什么不做?
出了问题,你要扛着,也是一个道理。你想想,如果你是老板,会去员工身上找问题吗?老板认识几个员工?知道谁是谁?所有问题,都是领导者的问题。你主动承担下来,还落得个勇于担当。这时候你要真敢甩锅给员工,只要老板不傻,都会问一句,“他是哪个团队的呢?”是不是就哑口无言了?承认错误,给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什么都好说。问题不解决,怎么甩锅你也甩不掉。所以呀,还不如自己主动担下来,团队也是人,你都这样了,人家也会于心不忍。心想领导这么仁义,咱们不能让好人寒心啊。大家一块努力,问题才更容易被解决。
如果你常年做山谷,德行自然充足。这种德行融入潜意识之后,自然就回归到“朴”的状态。朴,未经加工的木材,也就是自然状态,之前也出现过,这也是老子很喜欢的一个意象。婴儿、无极、朴其实都是一种意象,就是自然而然、毫不矫揉造作的状态。
接着老子说,这种自然而然的“德”,散布到万事万物之上,便成了“器”。什么是器?就是有某种特殊用途的工具。这个词在经典中经常出现,孔子说“君子不器”,也是同一个“器”,就是说君子不要拘泥于某种才能,要广泛的学习,然后融会贯通,最终学会“做人”。是不是又跟老子异曲同工了?
老子说的“朴散”,意思也是说,领导者要把德用于各个领域,而不能只做一件事。把德用到各个领域了,便可以成为“官长”,也就是“百官之长”,也就是君主了。这就是儒家提倡的“内圣外王”,而这个词是庄子提出来的,庄子的老师则是个儒生。所以,还是一再强调的,儒道本是一家,只是后世别有用心之徒挑起了无谓的纷争而已。
老子最后也说,“大制不割”,就是上面这个意思。政治制度、道德学问,到了深处便只是一家,想分也分不开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