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对于年轻人的第印象就是具有活力和创新性,而且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或者压力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思想和目标,所以说对于年轻人的工作选择和生活学习经历,都是要深思熟虑。因为这些环境都会对于年轻人的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说有许多的人大代表就建议和鼓励年
对于年轻人的第印象就是具有活力和创新性,而且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或者压力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思想和目标,所以说对于年轻人的工作选择和生活学习经历,都是要深思熟虑。因为这些环境都会对于年轻人的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说有许多的人大代表就建议和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尽量多进入工厂进行工作和学习,虽然工厂的工作属于流水线工作,但是在工厂工作过程当中也能够真正的学习一些技能,能够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虽然工厂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累,可能大多数都是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但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可能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或者说是优秀的人才。所以说人大代表建议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并不是对于外卖行业的一种否定,而是许多年轻人都去选择送外卖,导致工厂当中的工作没有新鲜血液,大多数都是一些八零后的中年人,他们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不会再有太多的创新,所以对于工作的发展和改变还是比较困难,这就需要一些年轻人进入工厂,来不断地缓解工厂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甚至是能够让许多有才学的人才进入到工厂当中,改变工厂的工业模式,这样也可以更好地鼓励和促进工厂的发展。那么反观去送外卖的话,相对来说也会认识更多的人群,而且也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当地的生活和社会环境,甚至是在送外卖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选择自己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但是去送外卖的话可能收入的工资比较低,很难能够做到月入过万,而且送外卖相对来说没有太多的创新,甚至是会在接受不同人群的学习之后,会改变自己的状态和习惯。而且人大代表之所以建议少送外卖,是因为送外卖的人群非常的多,可能许多年轻人去送外卖的话没有任何的经验和优势,甚至是会导致自己荒废时间,所以说外卖行业并不是不被鼓励,而是人群已经比较饱满。年轻人去送外卖可能仅仅是自己的爱好或者说是好奇,并不会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进行完善。
01
这几天进行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讨论:
为什么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厂?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提出了一条建议:「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
他提供了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从业人数突破1000万。
局长认为上述观点为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发声,能够提出是值得赞扬的。
但这也只看到表面,背后还有两个残酷的真相:
真相一:现在年轻人真心不喜欢工厂。
70年代的工厂,工人阶级有专门的职工楼、医院、托儿所、子弟小学、退休金,人人敬仰,人人羡慕。
他们加班,工作,讲努力奉献,但是他们确确实实有回报。
现在时代变了,工人不再是被羡慕的群体,主要因为两方面:
一方面,钱给的不到位。
局长还记得19年为了应对美国打压,华为拼命加班。华为员工发帖说加了6天的班,拿到14,000多的加班费,还是抱怨太累了。
结果帖子一出,网友纷纷说凡尔赛,我都能把你们工厂加到破产。
你付出,同时也有回报,所有人都愿意干。
然而现实中像华为这种出手大方的大厂,全国寥寥无几。
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制造业平均工资月薪5800元左右,远远不及快递外卖群体。
另一方面,社会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最明显暴涨的资产就是房价。按知乎年薪160万来算,如果要买汤臣一品,打工100年刚刚好可以全款买一套。
资产价值上升太快,炒股炒房炒币,诱惑太多,甚至出现了一种鄙视劳动的情绪在里面。
即使徐州重机这种国企,开出1万1工资招焊工,包吃包住,有年终奖生日节日礼金,但依然找不到人。
月薪1月1,一年就13万,这点工资是很稳,但能追的上房价上涨速度吗?
太慢了。
对于有实力的人来说,这样工作可以填饱肚子,但不能改变阶层变化,回报率太低,没有太大意义。
局长曾跑遍了江浙制造业,车间现场几乎看不到多少年轻人。就算是中专学技术出来的,干了几天提桶就跑。
02
第二个真相: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向“无人化“转型。
大家如果看过曹德旺在美国建厂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就还记得结尾有个彩蛋,把那些闹事的美国工人统统换成机器人。
当时曹德旺脸上还浮现出怅然若失的表情,因为他知道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了。
面对年轻人不爱进厂,越来越昂贵的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工厂被逼走上无人化、智能化之路。
权威报告说,新安装一个机器人将会削减16个岗位,郭台铭布局的8万台机器人,直接熄灯工厂减员84%。
这数据相当惊人的。
最近4年,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有所下滑,但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却由2013年208%上升至2017年的286%。
一升一降背后真相:中国制造业从大规模人工生产向机械臂、真空吸力、机器视觉系统等自动化场景的转变。
比如,杭州一工厂为应对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提升品控能力,把数百台机器人设备联网,双11备货连续开机7天不停工。中国制造业,前有美国欧洲之类在围堵,后有越南、东盟、印度追赶,中间还面临原材料与能源持续上涨的绝境。
中国没有后退路,只能往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爬。
我们迎接无人化时代同时,必然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卷入这个时代洪流之中。
这时候快递、外卖平台做好全力兜底。
一方面是作为就业承接,另一方面也因为其灵活性,成为不少工人的兼职增收的副业选择。
最近这几年一直有人骂外卖平台,说它是资本主义,说它剥削,说它没有社会价值。
但是他们不知道,快递、外卖平台承载太多责任,涉及到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就业问题。
这其中包括中国制造业转型中被机器人淘汰下来的工人、聋哑残疾人还有商家、骑手等等。
比如在煤城鹤岗,约有10%的饿了么骑手曾做过矿工。
比如在安徽临泉县,外卖人员是县城的购房主力。
如果外卖、快递这些中介平台没了,那对千万人正常生活会造成极大冲击。
我们不应简单地把快递、外卖和进工厂对立起来,闹的水火不容,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互相增进。
总之一句话,没有比解决就业更能体现社会价值。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