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法律分析:违反。企业无权以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罚款处罚,但如果因为个人的失误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单位可以要求赔偿,如果单位以乱罚款的方式来胁迫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可以到劳动监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法律分析:违反。企业无权以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罚款处罚,但如果因为个人的失误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单位可以要求赔偿,如果单位以乱罚款的方式来胁迫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可以到劳动监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这个肯定不合理公司活动并不是一种强制型参加的项目,如果必须去的话就类似于加班的性质了(而且还不给加班费)。
你部门的经理或许是想为了给总部的领导展示一下自己部门员工的积极和团结,结果有人不去,抹不开面子。
想要解决的话,可以找再上级的领导“询问”此事,看看经理是不是真的有这个权利罚钱。毕竟我想国企的公司是没有这么奇怪的规定,不参加活动就要写检查和罚钱的吧。
不过我想再怎么委屈还是忍耐一下吧,说句不好听的,中国的单位大多数的高管和领导级人物,有哪几个不是像你经理这样的呢。
法律分析:
公司对员工进行罚款是不合法的,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法律对于用人单位并没有赋予法定上的罚款权利,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所以在实际中遇到公司对违反规章的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决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除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外,其他单位都无权罚款,用人单位也无权7罚款。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作出处罚的,需要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依照规定的程序实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十五条 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第十六条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一、罚款跟罚金的区别是什么:
1、法律性质不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而罚金则属于刑事处罚;
2、执法机关不同:罚款一般由行政执法机关决定,而罚金则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3、适用对象不同:罚款适用于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而罚金则适用于违反刑事法律的犯罪分子;
4、 法律依据不同:人民法院判处罚金的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行政机关作出罚款决定的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二、行政处罚有以下7种如下: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老板都不想员工知道的「劳动法律小知识」
1、员工告公司,诉讼费只要10块。《诉讼费用缴纳办法》第13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2、入职只上一了天班,也要给工资。入职的第一天起,就跟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了,要从这天开始算工资。
3、12333,劳动维权必备电话!感觉受到公司难以忍受的压迫了,当着他面打这个电话,进行劳动维权。
4、一定拒绝“劝退”除非你自己也不想干了,公司要么开除你,要么就别搞劝退,知道吗,公司劝退你能省一大笔违法开除的赔偿金!
5、拒绝无偿加班。我们打工就是为了挣钱,为了挣钱才出来打工,别管老板说什么紧急任务,必须加班,直接问,有没有加班费。
6、给员工罚款违法。公司并没有罚款的权利,来,大声跟我念300遍,罚款违法,罚款违法
7、拒绝性骚扰!肢体接触,各种黄段子,各种暧昧,勇敢拒绝。在职场上,一定要要保护好自己。
8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很好办啊!,这是公司妥妥给你送钱,你可以向公司要不签劳动合同的2倍工资,最多可以拿11个月哟。保存好工作证据,你拿不到这钱,尽管来找我!
9、劳动合同是卖身契各种不合理条款不敢签别怕,大胆签,违反法律的条款,一律无效!
10 、不买五险一金这是100%违法的行为,不用跟公司废话那么多,直接去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我就不信公司不给你补交。
11、过了试用期才买社保很多公司很傲娇,说"不过适用期谁给你买社保啊!!",呸呸呸,入职第一天就应该买了,还是12333,搞起来。
12、上班时生大病别回家,去医院!48小时内身亡的,算工伤,但你中途回了趟家,就不算工伤了。别回家啊……别回啊……要让自己的命值钱起来啊
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现金罚款,因此,如果用人单位确实对员工进行了现金罚款,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投诉
因为罚款是一种经济处罚,涉及对公民财产权的剥夺,什么行为该被罚款,应该由谁来进行罚款,这些只能由法律来规定。换言之,罚款是一种法律处罚措施,既然如此,它便只能针对违法行为,而不能针对违纪违规行为。员工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虽固然有错,但只能采取批评、检讨、处分、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罚措施,单位没有权力对他们进行罚款。
单位可以依据绩效考核制度,对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或工作质量不达标的员工扣发奖金,这不属于罚款
同时法律有规定,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要给予赔偿: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但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单位动辄对员工进行罚款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习以为常。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