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0月1日美股一开盘,特斯拉股价一度暴涨近3%,市值激增约640亿元。一看特斯拉官网,才明白为何特斯拉的股值又迎来暴涨。在国庆与中秋之际,特斯拉送上“大礼”,官方宣布下调国产Model 3的售价。官降后国产Model 3的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
10月1日美股一开盘,特斯拉股价一度暴涨近3%,市值激增约640亿元。一看特斯拉官网,才明白为何特斯拉的股值又迎来暴涨。在国庆与中秋之际,特斯拉送上“大礼”,官方宣布下调国产Model 3的售价。
官降后国产Model 3的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为2499万元,长续航后轮驱动版补贴后售价为3099万元。在价格下调前,这两个版本车型的售价分别为2918万元和3441万元。
事实上,2499万元的起售价比此前拼多多平台推出的团购秒杀价2518万元还要低。此前特斯拉就与拼多多引发一场“团购门”事件,也引起了大量消费者的热议,虽然最终双方都并没有“低头”,但如今看来特斯拉调整Model 3的价格至2499万元,或许是别有用意。
特斯拉割韭菜是专业的
不过,国产特斯拉Model 3自从去年11月22日上市以来,已经调整了6次价格,由最初的3558万元一直降到如今的2499万元,下降幅度接近30%。但需要知道的是,国产Model 3上市以来还不到1年的时间,如此频繁调整价格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也能够看到此前不少特斯拉车主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割韭菜”行为,甚至有部分车主拉横幅以及诉讼等方式发起维权。所以,当这次特斯拉又降价时,就不知道特斯拉国产Model 3车主现在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同时也再一次验证等等党还是胜利的。
这次降价主要是因为Model 3零部件本土化的提升,使得成本降低不少,再者,新款Model 3采用的将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但有意思的是,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后,Model 3的综合续航里程反而更长了,达到了468km,相比此前的445km足足多了23km。众所周知,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相比之下要低一些,那么续航里程增多是否也就意味着电池的数量增多了、整车质量重了?这是值得考究的。
一个奇怪的现象
不过,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即使Model 3的价格不稳定,但国人却依然愿意为其买账。本次特斯拉Model 3降价,依然有不少消费者直呼真香,毕竟25万元这个售价确实诱惑很大,但据悉特斯拉依然还有可能实现降低成本。
那么,按照特斯拉似乎不在乎提升利润的思路,未来是否还会降价?这是无法考究的。事实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强调过“如果我们不能让人们买得起汽车,我们的使命就不算成功。”那么,蠢蠢欲动的你是否又敢买呢?
“恨人做恨事”,不给同行竞品留有余路
从另一角度来看,Model 3这次补贴后的售价影响范围较大,似乎特斯拉想把传统企业和造车新势力一网打尽。很显然,对于起售价为2299万元的小鹏P7、2298万元的比亚迪汉EV等车型来说,可谓压力颇大,甚至对于豪华品牌如奥迪A4L等车型也会受到影响。毕竟特斯拉的品牌效应实在太强了。
我国的汽车新能源市场确实需要一条“鲶鱼”,但特斯拉这条“鲶鱼”似乎太过活跃了,如今的问题是其他的鱼能否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整个纯电动市场的格局或许将会改变。传统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的纯电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好比苹果刚进入中国时,很多手机品牌都被一扫而清,但随着如小米、华为等品牌敢拼敢做,如今的认可度也是不断上升。可预见的是,未来中国汽车新能源市场的期待值依然非常高。
汽车网评:特斯拉Model 3降价或许引起市场格局变动
从此前的销量来看,特斯拉Model 3确实呈现不断上涨。如今再次降价,虽然可能会引起不少特斯拉车主的不满,但同时也会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对于蠢蠢欲动的消费者而言,特斯拉的品牌力实在太香,但未来Model 3是否还会降价,这些都是不得而知的。而对于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企业来说,将会在汽车新能源市场面临巨大的挑战,未来中国汽车新能源的格局或许将会发生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前,有深圳车友在网络上发了一条行车记录仪记录下的视频,视频中一辆特斯拉轿车在行驶中突然加速,将前方一辆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撞向路侧,然后该辆特斯拉轿车再次加速撞向前方的货车,造成二次碰撞,最后被货车阻停。
事故造成特斯拉轿车、比亚迪出租车以及货车三辆车型不同程度损毁,无人受伤。后来该名特斯拉车主,在特斯拉车主群中称造成本次事件是因为刹车失灵,也打不了方向盘。
但从视频来看,该辆车在事故全程未有持续亮起刹车灯或制动减速迹象,仅在碰撞瞬间闪了一下。
随后,特斯拉客服支持官方微博账号在12月21日中午回应称,经过对车辆数据的读取和分析,车辆的加速及先后二次碰撞发生过程中,驾驶员持续深度地踩下了加速踏板,期间并未踩下刹车踏板。“当前我们正在协助车主进行保险理赔和车辆的维修事宜。”
无独有偶,特斯拉品牌车型突然加速导致事故并非个例,此前也有多起类似事件。
5月21日,杭州一辆Model 3在地下车库低速行驶时,突然发生车辆无故加速情况,最后车主利用车身与墙体摩擦并拼命刹车,才将失控车辆停下。
6月16日,南昌一辆Model 3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自动提速至127km/h,驾驶员尝试刹车无效后,采用将车辆驶出道路,通过撞上土堆强行降速,最后翻车起火。车主被送往医院抢救,事故车辆在翻车后起火,随后烧毁。
7月17日,北京一辆特斯拉在掉头时没有“一把”过,车主称车辆挂入倒档时,车辆突然失控向前行驶,幸好反应及时踩住刹车,避免伤亡事件。随后特斯拉官方对车辆进行检查,结果是车内电脑死机,以及车辆线束过载所造成。
8月9日,上海一辆Model 3突然加速,车主尝试通过撞击绿化带达到减速效果,但车速依然不可控,最后冲入加油站,事故造成加油站内两人受伤,以及三辆等待加油的车辆不同程度受损。
在今年8月温州就发起一则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突然加速事故,从曝光的现场监控录像来看,该辆特斯拉Model 3以较高的速度冲过停车场拦截杆。随后猛烈撞上了停放的车辆,然后翻车。
车主经过7小时抢救才脱离危险的车主陈先生表示,事故发生时并无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完全是自己在操控驾驶。当车辆出现突然加速时,自己尝试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企图控制车辆,但并没有作用。事故造成车主陈先生严重受伤,多辆车辆以及停车场设施不同程度损毁,Model 3报废。
12月12日,北京海淀区西三环航天桥附近一小区,一辆白色特斯拉Model S发生撞楼事故。车主自述,事故发生时车辆突然失控,以80km/h的速度撞向居民楼。造成居民楼阳台结构受损,Model S严重损毁。
当然,我们无法一口咬定这些失控事故就是特斯拉产品问题,但大部分事故在特斯拉官方介入调查后,给出的结果是“无检测到踩下制动踏板的信号”,这是否与以上发生事故的特斯拉车主所说的那样“制动踏板踩不下去”,以致无法有效制动呢?
毕竟此前有奔驰无法关闭巡航系统,在高速失控狂飙,最后由车主机智地采用“开门制动”的举措才避免悲剧发生,这个奔驰失控事件惊动了整个朋友圈,刷屏刷了好几天。事后该辆奔驰轿车已交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检查,已排除车辆问题。而且经过层层分析,基本能断定是车主在自导自演的“好戏”。
最后,大家觉得这次深圳特斯拉Model 3失控连撞两车的事故,是车辆质量问题还是驾驶员操作问题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屋漏偏逢连夜雨,是当前特斯拉最应景的写照。
一夜之间,特斯拉市值蒸发409亿美金,约合人民币2,800亿。这是由多起大事件合力导致:先有电池活动日因技术难产令市场失望,后有遭遇网络中断造成大规模宕机。此外还有特斯拉还状告特朗普政府,要求关税还本付息。
我们且不论其它,就说宕机事件,这应该是第四次成规模性的宕机了。
2018年4月22日,美国部分特斯拉车辆出现了软件连接故障,特斯拉在推特上表示正在加紧解决问题。
2019年9月3日,特斯拉在美国早高峰期间宕机4小时,导致车主无法使用手机钥匙,不得不打车上班。
2020年5月13日,中国不少车主反映特斯拉APP无法与车机连接,以致车机黑屏、手机钥匙失效,导致无法获取车辆信息、无法点亮车内仪表盘、中控屏。让人担心的是,有的车主只能盲开,从而会出现重大安全隐患。
特斯拉先后回应:系统服务器故障,以及域名证书过期。前后矛盾,疑窦丛生。
现在是第四次宕机,甚至连特斯拉的内部系统都宕机,工作人员完全无法处理送货和订单。特斯拉车主也无法通过APP连接到汽车上。如,特斯拉车主方先生提车刚满一个月,过红绿灯路口时车辆就“趴窝”了。
综上所述,车聚君认为,有较大可能是黑客入侵。
▎理由一,如果是内部服务器问题,对于一家高科技企业不可能连续出现这种低级错误,说明黑客已经掌握了特斯拉软件中的漏洞,而特斯拉自己很可能还没有发现。随着黑客的深入,最近一次可以直接侵入它的内部管理系统。
▎理由二,今年夏天不少中国车主发现,自己的手机APP上出现了很多欧洲特斯拉车辆的信息。如果普通车主在无意中就能控制别国车辆,那如果黑客有意为之,岂不是犹如探囊取物?
在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一位重庆的 Model 3车主用视频展示了,他的APP能够远程控制位于千里之外衡阳的一辆Model 3,他可以通过手机操控这辆车的空调、灯光。更搞笑的是,被操控车辆的车主和他在同一个车友群,并留言“我升级30后出Bug了”。
这是否可以说明,最近数起特斯拉失控事件是由黑客入侵造成的?
▎理由三,特斯拉在美国、中国发生多起车辆突然失控并自动加速的事件,至今仍是悬案。所有车主都反应刹车踩下无反应,甚至有一位车主还录下了视频,证明特斯拉的车辆在某些时刻确实会发生刹车无效的情况。
车聚小结
一家以软件见长的科技企业,现在陷入软件危机。导致影响用户安全和自己的股价,想来可笑。
也印证了车聚君之前的观点:目前没有车企能打败特斯拉,除了它自己。自2017年Model 3量产以来,特斯拉一直顺风顺水,通吃全球市场,但它过于迅猛的增长,遮掩了诸多硬伤与暗疾。积累到一定程度,会集中爆发,形成一次大危机。
这类似乔布斯当年被赶出董事会之前的情景。现在,Elon Musk也到这一临界点。车聚君的观点是,如果特斯拉不能尽快拿出诚意修复目前的产品问题和信任裂痕,那么近期可能会有一次较大危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