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小学新生收到惊喜入学礼,入学礼对孩子来说重要吗?

孩子 0 62

武汉小学新生收到惊喜入学礼,入学礼对孩子来说重要吗?,第1张

武汉小学新生收到惊喜入学礼,入学礼对孩子来说重要吗?
导读:我觉得入学礼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武汉小学生收到入学礼非常好,因为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首先不论什么时候收到礼物都是一件开心的事,这些小学生们会认为学习也是一件令人开心愉快的事,而学习一旦变成一件开心的事就会打消学生畏惧学习这件事。

我觉得入学礼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武汉小学生收到入学礼非常好,因为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首先不论什么时候收到礼物都是一件开心的事,这些小学生们会认为学习也是一件令人开心愉快的事,而学习一旦变成一件开心的事就会打消学生畏惧学习这件事。同时这个礼物同样是一个标志,入学礼标志着学生们已经长大,告别幼儿园,成为一名小学生,让这些小学生有长大的感觉,并因此获得一种长大的责任感。我觉得这种入学礼同样像一种仪式,和我们的毕业典礼是一样的,都是值得纪念的,以后孩子们回忆起来也是会十分骄傲的。因为我自己上小学并没有这个惊喜,想想还是非常羡慕这些孩子们,这不单单是个礼物,还体现了校方的认真。如果我回到小学入学时应该会特别特别开心收到入学礼。我觉得孩子收到入学礼后不会对学校产生排斥心理,会更加愿意学习,更加愿意加入小学这一员。这个时代是一个重视仪式感的时代,孩子们收到礼物也会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因此会好好学习来回报学习。礼物同样让学校变得童真了起来,学校不再只是学校,学校开始与孩子们有了互动。而且这个入学礼并不是通知学生的,而是在学生意料之外,是一个惊喜,孩子们会感受到乐趣,学习不就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吗。从幼儿园第一次进入小学校园,对孩子们本来就是一件大事,理应有仪式感一些,所以小学学校准备入学礼是一个浪漫又有仪式感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学校的学生的世界观会变得更加美好,学生成绩也会去符合学校的期望一样。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这个主题就是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仪式感,该如何去培养?比如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像模像样的在过生日,他们就不禁纳闷,为什么要过这么隆重的生日呢?在幼儿园的联欢会,有些家长会为孩子挑选漂亮的礼服,这时又有家长提出质疑,不就是个孩子幼儿园的联欢会吗?有必要搞得这么隆重吗?这孩子还这么小,他也不懂什么?种种疑问其实也是折射出就是父母不把孩子的仪式感当回事。

其实大家都晓得,假如不注重仪式感的话,这样对孩子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的,仪式感其实它是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看似无趣的东西,其实是对平凡生活的一个尊重,平时注重仪式感,能够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增强孩子的勇气,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能够有更清晰的目标,一会给孩子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在以后面对困难的时候,也会更加有底气去应对。

那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仪式感呢?首先培养仪式感要从生活方面着手,父母可以督促孩子睡觉之前一定要刷牙,换上干净的睡衣才能睡觉,再比如每天上学之前来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再比如在假日的时候,孩子可以带些零食到学校,跟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帮孩子庆祝生日了,毕竟每个孩子对生日也是非常有期待的,另外,我们每个父母应该就是设立固定的家庭集体活动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比如每个周末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外面吃一下麦当劳肯德基,也可以组织一下家庭游戏等等,这种种举措不仅能增进父子母子之间的亲子感情,也渐渐的会给孩子留下许多幸福感。

注重仪式感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毕竟每个孩子对仪式感也是非常有创新的,庄重的仪式感会给孩子留下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很多的父母对于“仪式感”这个词语都会感到很陌生,他们也不知道,在生活中,在和宝宝相处的过程中,仪式感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需不需要仪式感呢?

仪式感又是什么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

01

仪式感是什么?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培养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仪式感可以是出门时全家穿一套家庭装,走出去一定很拉风,站在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怎么拍都美美哒;

仪式感也可以是睡觉前全家一起读一刻钟的书,一起捧腹大笑,一起伤感落泪,时光流逝,可能会忘记了看什么书,却永远都无法忘记一家人依偎在一起的回忆;

仪式感还可以是每年在同一个背景拍一张全家福,在细小而又平凡的生活里,留下最温情的记忆。

02

仪式感,是孩子的情感需要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维持良好亲子关系的秘诀就是,在这个家里能够一代代有效地传承家庭里的“仪式感”。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仪式感有着很深的误解。

有一种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能懂什么,仪式感就是一种矫情。

还有一种父母:孩子想要仪式感,就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

仪式感对孩子来说,它不是矫情,而是孩子的情感需要。

仪式感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评判仪式感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

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

03

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曾有调查显示:家庭传统仪式带给孩子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

它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庄重的,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普通事,让它们变得不一样。

网上曾有个《父女情缘,一年一拍》的TED演讲,主讲人是摄影师史蒂芬·阿迪斯。

阿迪斯每年都会在女儿生日的时候,带她去纽约的57大道,在同一个地点,摆同一个姿势拍照留念。

这一坚持,就是15年。

阿迪斯说,这个小小的亲子仪式,意义非凡。这个过程,让他越发觉得亲情可贵。

小小的仪式感,满是父亲对女儿的爱。

在分享的15张照片里,看女儿越来越阳光的笑容就知道,被珍视的孩子有多幸福。

04

如何培养孩子的“仪式感”?

父母给孩子的仪式,不仅仅是在特殊的日子,也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临睡前的一句晚安。

这些看似很小的事,都会成为孩子最温暖的体验和最美好的记忆。

1

餐前仪式

例如,整理餐桌和摆放餐具筷子,而且适当的表扬会让孩子很乐意帮忙。这样的话,孩子就会知道现在要吃饭,就会放下玩具。

同时选择孩子喜欢的动画图案,让孩子自己选择她的餐具,并且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是你独有的。

这个仪式感不仅解决了孩子不喜欢吃饭的问题,还培养了孩子的自觉。

2

上学仪式

当孩子放学回家,父母可以假装不明白地问孩子问题,让孩子做一个小老师,教父母问题。这样孩子在课堂上,会因为是父母的小老师的身份而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在孩子上学的时候,问问孩子学校里的事情,比如他们最期待见到哪个孩子和哪个老师,这样孩子们就可以满怀期待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

3

睡前仪式

每天晚上睡觉前,父母可以陪他们的孩子听一首帮助孩子入睡的儿歌。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安心,也会给孩子安全感,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当“睡前音乐”成为一种习惯时,孩子们也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暗示,而大人不会提醒他们,听完音乐后,自觉地去睡觉了。

4

节日仪式

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孩子温文儒雅的性格。不同的节日带给孩子们不同的文化色彩,也让孩子们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

节日仪式感,不仅仅指这种大型节日,还有每个孩子自己的节日:第一次当升旗手时庄重的仪式感,与爸爸妈妈一起种下家庭树时温馨的仪式感,每年重阳节回老家爬山时令人怀念的仪式感,还有每年生日,属于孩子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仪式感。

为人父母,想得最多的一件事莫过于:我能为孩子带来什么?

是衣食无忧的生活?是一流的精英教育?还是丰富的知识技能?

自然,这些都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生活的真面目。

生活并不总是有趣,大多时候,是平淡无奇而又匆匆忙忙的。这时仪式感就显得特别重要,它让人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事情。

有些仪式,能让孩子对某些事情抱以尊重和敬畏,发现生活的乐趣。

有仪式感的人,对生活始终抱有热情;会生活的人,过的一定不会太差。

对于孩子们的入学,家长们往往会比孩子们更上心,总想送点什么有意义的入学礼物,好博个好彩头,让孩子未来健康成长,学习进步。当然家长们的心思大家都理解,但是送礼的同时也要考虑孩子喜欢与否。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些有意义的小学入学礼物,都是一些孩子喜欢的小礼物,想必会有一款是你家宝贝需要的。

NO1 杯具熊儿童书包

孩子入学,首先肯定是少不了一款精美的儿童书包了。书包对于孩子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还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款减压书包,不仅卡通可爱深受孩子喜欢,还在多处进行减压设计,一点也不会阻碍孩子的身体拔高,孩子身体轻松学习也会更快不是!!

NO2 迪士尼卡通手表

孩子入学了,也应该送她一块精美的儿童手表了,教会她如何看时间,如何去把握和遵守时间,告诉她一定不能上学迟到哦,再者孩子佩戴手表也是非常时尚的

NO3 儿童学习桌

孩子入学了,做作业和练习需要用到的学习桌也该准备一个了。送她一张能够调节角度和高度的学习桌,不仅让孩子们学习更轻松,还能保护他的视力和防止驼背哦。

NO4 迪士尼文具礼盒

读书文具肯定是不能少的了,结合小学的特点,强烈推荐这套小学生文具套装,内含文具盒、铅笔、水壶、卷笔刀等等。是送幼儿园,小学生的最佳学习用品。

NO5 双面磁性画板

每个有小学生的家庭都应该自备一个小黑板,不仅能在有空的时候培训一下孩子的课外知识,还能让孩子在上面画画,写字等等,培养孩子的另类动手能力,这样的入学礼物也是很有意义的。

NO6 步步高家教机

家教机的作用还是很大的,经济能力允许的家庭可以从小学就开始为孩子准备一台,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一台家教机能从小学用到高中,综合下来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早买早划算。

NO7 会唱歌的台灯

这是一款护眼的台灯,也是一款会唱歌的台灯,既能给孩子的学习提供照明,也能给孩子晚上起夜提供方便,于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作用,非常的实用。

NO8 留言板小闹钟

小孩子贪玩,总是会忘记做明天要交的作业,这款可以留言的小闹钟,可以帮助孩子记录要写的作业,早上还能及时叫醒孩子去上学,对于家长和孩子都很实用,上学再也不用担心迟到。

NO9 偷钱猫储蓄罐

现在的家长收入普遍比以前多了,给孩子的零花钱也水涨船高,容易造成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开学时送孩子一款趣味十足的存钱罐,让她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零钱,在存钱的过程中学会一些理财的技巧。

NO10 儿童溜冰鞋套装

小学生入学礼物,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身体同样也很重要。开学送孩子们一双他渴望已久的溜冰鞋,让她在放学的课后尽情的锻炼,体验快乐童年的幸福生活。

NO11 创意手腕手表

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特别是喜好户外运动的孩子更适合送他们一款户外运动手表,戴起来不仅很酷,很带感,还耐摔耐冲击,独特的计时方式也是孩子喜爱的亮点。

NO12 双面玩具地垫

从小开发孩子们的智力也很重要,这款儿童飞行棋地毯,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课外学习生活,还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有意义的入学礼物,铺在地面还能当做地毯使用,非常给力。

1、仪式感为孩子注入安全感

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仪式,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是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睡前故事能够有效地解决孩子不按时睡觉的问题。每天晚上睡觉前,大人握住孩子的手,念图画书给他听。

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安心,一个有趣的睡前故事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入眠,也会带给孩子安全感,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当“睡前故事”成为习惯之后,不用大人提醒,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故事听完了,现在我该睡觉了。”

2、仪式感让孩子拥有清晰目标

在孩子过生日时,为他举办一个仪式。生日前几天,和孩子聊一聊,让孩子意识到,他即将长大一岁,新的一岁,需要有点新变化。

大人和孩子一起商量,在尊重孩子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再想想具体用什么方法。孩子希望写字更漂亮,就要买字帖,每天临摹;想学会游泳,可以报兴趣班。

目标不用过多,3到5个足以,这些目标就是孩子的生日愿望。生日当天,吹灭蜡烛前,把几个目标重复一遍,在场的家人一起为孩子作见证。

这个仪式既能带给孩子目标感,也赋予他们使命感,孩子会认为这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到时,不用家长催促,他们也会自己努力。

3、仪式感给孩子一份美好回忆

别缺席那些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仪式感的日子,家长会、亲子运动会、汇报演出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特别渴望被人重视,家长的出现会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和认同感。而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会成为我们和孩子共同的美好回忆。

4、仪式感提升家庭的幸福感

不仅孩子需要仪式感,婚姻生活也需要。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对孩子事事上心,对自己却越来越随意,结婚前的诗和远方被生活的一地鸡毛取代。

其实仪式感并不空洞,也不是不切实际的浪漫,相反,它是发自内心的爱。

在爱人生日时,和孩子一起为他/她策划庆祝,准备一份简单的小礼物,你们的用心,会让他/她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仪式感使爱情得以保鲜,也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相亲相爱的,我们的家庭很幸福。仪式感演化出来的是时间感、存在感和被需要感。

仪式不分大小,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你家的仪式:

在特殊的纪念日去照相馆拍全家福。比如孩子生日,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稳定、有爱的家。

早起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让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给家人支持。

每晚的睡前故事、亲子阅读。让孩子带着爱和温暖进入梦乡。

家人围坐一起关掉电视聊天。互相说说彼此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倾诉,学会分享与分担。一家人一起准备晚餐,共进晚餐。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懂得:爱不止要说,也要行动。出席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活动。让孩子相信,家人一直陪伴在身后。

找到属于你家庭自己的小仪式吧,固化它、美化它。坚持下去,成为家庭传统!

一、想了解孩子的学校情况

家长送孩子去学校的时候,肯定都是想要了解孩子学校情况的。因为家长她肯定是非常好奇自己孩子未来会在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学习,而且对于大学来说,他们可能很久才会回一次家。所以家长她也想知道自己孩子到底会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习,所以在大学一开始的时候,才会有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校。

二、第一次送孩子出远门

很多人大学都是在外地读书的,所以家长也会处于担心的情况就会送孩子去学校,这也是在他们看来,孩子第一次出远门。害怕他们在路上不习惯,害怕他们到学校适应不了,甚至是怕她们在路上有一些什么突发情况,也是处于种种的担心,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在这个时候送孩子去学校。有的是直接从家里面开车,一路送过去,有的是跟孩子一起搭高铁或者是飞机过去的。其实是对于家长来说,也是耗费了很多精神的,但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也是对于孩子的爱所以才在大学开学的时候送她去学校。

三、关心孩子的方式

而且大学开学的时候,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也是怕他们一时间没有办法适应,所以才会送他们去学校。这其实也是家长关心孩子一种方式,有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根本没有必要送,但这是家长最简单的关心方式了,如果连这都拒绝的话,家长也会感到非常的伤心。再者而言,他们会觉得孩子能够考上大学,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送他们去学校也是自己感到非常开心的。

上周,蛋蛋放学回来后,突然瓮声瓮气地问我:“妈妈,为什么你送我上学都不抱我一下?”对于蛋蛋的问题,我感到很好笑,想着他又是从同学那学来的。结果还没等我问,他就像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说一大堆:

“琪琪每天上学,她妈妈都会抱抱她,还会说宝宝加油,你都从来没有对我做过,我也想要……”

听完我就乐了,感情这小屁孩还矫情上了,想要我送他上学时抱抱他,这整的有点娇气了。后面我转头就把这个事,告诉了几个闺蜜,想和她们一起吐槽下蛋蛋。其中,一个朋友提出了关于仪式感的话题:

“和我女儿一样,这个事难听说是矫情,好听了讲就是生活的仪式感,看你怎么定义啦。”

听完朋友的话,我不得不重新看待蛋蛋这个要求。因为说实话,我是一个对仪式感比较“淡薄”的人,一般只会在乎节日以及生日这样的重要日子。但既然娃有这需求,我也想尽我所能去尝试一下。

后来,有一天我终于鼓气勇气,在校门口学着琪琪妈妈那样,抱了蛋蛋一下。当我笨拙地伸出手的时候,蛋蛋快速地回抱我,还搂的紧紧的,甜甜地说了一句“妈妈,我爱你”。

那一刻感觉很暖,也明白了他要抱抱的初衷,这种互相爱着、在乎著的感觉,感受过一次,真的会想要再一次再一次……一个简单的抱抱,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充满了幸福感的小仪式。有了这种仪式感,也让这一天变得格外不同。

仪式感,提升孩子的幸福度

村上春树说:“仪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实某种程度上,孩子的幸福感,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仪式感。收藏娃掉的第一颗牙齿,纪念这一重大时刻;精心准备孩子的入园仪式,来让他记住这精采的瞬间;设定家庭特殊节日,比如读书日、玩偶日、糖果日;给孩子亲手做生日蛋糕,制作家人专属水杯……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仪式感,都会成为孩子心中永远的光亮,填满了他们心中对爱的需求,对幸福的追求。记得看一档节目时,黄圣依展示父母为她记录的成长纪念册,一张张翻下来的时候,真的有被父母的用心感动到。

厚厚的记录册,细致地记录了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细致到黄圣依什么时候长了第一颗牙,什么时候讲第一句话,还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和难忘瞬间……都一一被父母记录下来。可以想像,当已亭亭而立的黄圣依与父母,一起翻看成长记录册时,心情又是怎样的激荡和感动呢~

小小的记录本,满载的都是父母的爱与用心,也成为孩子幸福感的来源。所以,你能小看“记录成长瞬间”这种仪式感么?当然不能!这个简单的动作早已被赋予了一种“爱”的特殊意义,成为孩子与父母之间一种永恒的情感覊绊。

记录的背后,是爱的联结,是幸福的延续!生活中,父母要努力给孩子一些仪式感,让他们体验到被爱的幸福感!

仪式感,为孩子注入安全感和归属感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在意家长的“抱抱”,除了幸福感,也与孩子的安全感有关。因为好的仪式感,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安全感。他们会在这种仪式感中获得情感的满足,以及提升自身对安全感的满足系数。

记得何老师主持的《儿行千里》节目中,有让离家在外的学生们,谈谈生命中最重要的仪式感。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女孩说,她妈妈会要求,每天出门前,都要和家人拥抱一下。

刚开始,小女孩与大多人一样觉得难为情,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 。妈妈这样回答道:

“因为要珍惜每次和家人拥抱的机会。要让彼此知道,我们互相在乎对方。有个在特定时间的仪式,会让这个时刻和这个人,在我们的心里变得更加重要。”

是啊,看似简单的拥抱,其实深藏的是家人间满满的爱与在乎。因为爱与在乎,才会重视与你的每一次分别,哪怕只是出个门,我也格外珍视。这些简单纯粹的小细节,也会因为一次次的重复而变成家人间的一种默契,被赋予某种特殊的意义。

以至于往后每个难挨孤单的日子里,想起这些“拥抱”,心里也会觉得格外甜,并获得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恰如心理学博士Barbara Fiese研究「家族仪式传承」后得出的结论——家庭中的仪式感,会浸透到孩子的血肉中,让他们充满归属感、安全感和目标感,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不感到孤单。或许这就是家庭仪式感的终极奥秘,会给人坚定的力量,指引你向前!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其实也是生活的仪式感。仪式感,从来不是一种矫情,而是一个幸福家庭的标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感知幸福的能力!

希望大家都能制造出专属于自己家庭的仪式感,提升家庭的幸福度。同时,让我们一起用仪式感来点亮孩子心中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并学会创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