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么小,真的适合送托儿所吗?

孩子 0 72

宝宝这么小,真的适合送托儿所吗?,第1张

宝宝这么小,真的适合送托儿所吗?
导读: 刚出襁褓的宝宝,甚至还不会走路的宝宝,是否适合被送进托班呢?这期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根据联合国对托育服务的定义,托育服务的存在是由于:“因环境造成家庭正常照顾婴幼儿的功能不足,婴幼儿每天必须有一段时间离开父母及家庭的照

刚出襁褓的宝宝,甚至还不会走路的宝宝,是否适合被送进托班呢?这期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根据联合国对托育服务的定义,托育服务的存在是由于:“因环境造成家庭正常照顾婴幼儿的功能不足,婴幼儿每天必须有一段时间离开父母及家庭的照顾,此时需要有组织化的服务,用以补充父母及家庭照顾不足之处。“

所以,相比于幼儿园和小学,托班的存在更像是为了“解决父母的难题”而存在的一个工具性的服务体系。

这也使得很多父母在选择托班时,更多地会考虑到自己的实质需求,例如接送方便,灵活性更大等等。与此同时,也会对托班的服务质量,以及年幼的宝宝在托班里受到的影响产生顾虑。

一、好的托班应有的品质内涵

在以宝宝为主体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就托班本身,它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品质”。

这里从众多的资料里,综合了三方面的理想指标:

硬件理想指标

服务理想指标

师资理想指标

虽然看起来要求有些多,但仔细阅读每一条,其实都是一个托儿环境应当具备,且不难实现的基本要求,而且相比于更加正规的幼儿园、小学等,这些标准已经被精简到了最基本的层面。

这些也可以作为父母们选择托育服务时的一个比较靠谱的参考标准。

二、性别和互动的关系

幼托服务的对象,往往针对几个月到3岁的宝宝。而在这个年龄跨度中,宝宝的认知、语言、 情感 、行为会经历跨度很大的飞跃。

比如从8-9个月只会发出模糊的“妈妈、爸爸”的声音,到三岁基本能理解家人和外人的语言。

因此,学者们留意到,年龄较小的宝宝,例如一岁以下,无论是和父母,还是和外人,包容托班的照顾者,所能产生的互动都是比较有限的——因为他们的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发育。

然而,由于是自己的骨肉,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往往会主动地发起与宝宝的互动。但托班的照顾者,在存在一定师生配比的情况下(例如1:5或1:10),很难做到与每个宝宝平均互动,而作为人的本能,也自然会优先去响应那些比较好动、灵活、爱表现的宝宝。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托班中与照顾者的互动较少,会不会对宝宝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呢?

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几位学者展开过一次为期两年的研究,研究对象为0-2岁,家境较为优渥的宝宝,并对在托班环境中的日常互动,是否会宝宝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做了研究。

得到的结论也比较有意思,他们发现了两点:

1 家境优渥的父母,可能更加倾向于把宝宝送入托班

比如父母可能工作比较忙碌(公司高管、忙着做生意等),而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宝宝在托班与照顾者交流较少,在家和父母的互动也不多。

明显,这对宝宝的认知、语言和 情感 发育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2 托班环境对于0-2岁的女孩,可能存在更多的负面影响

虽然说只是经验之谈,但很多心理学家还是愿意相信同龄的女孩要比男孩更加“成熟”。

而在托班环境中,有数据显示照顾者与男孩的互动更多一些。比如男孩更加好动,更加难以管束,这反而为他们自己制造了更多与照顾者互动的机会。

当然,此项研究也存在着 社会 文化的局限性。比如同样是家境优渥,中国的家庭可能更加倾向于利用家庭资源(祖辈、保姆)等等来完成早期的 育儿 任务,从而替代托班服务。

但无论家境如何,父母与宝宝的互动是无法被取代的,然而,关于性别与托班环境这个问题,也许家长要多多思考一下了,也许低龄的女孩,对托班的环境会更加敏感。

三、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在为宝宝选择托班时,可能很多父母会把精力放在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上。然而,托班环境中很为微妙的变量,往往不为大家所留意。

噪 音

每个人都知道,很少有人会喜欢被暴露在长期吵杂的环境中,但是,由于托班中的宝宝都是低龄儿童,无非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除了午睡时间,也许从早到晚都是此起彼伏的嬉笑哭闹声。

在一项对平均年龄为282个月的宝宝参加托班的研究中,在对宝宝的灵活性、信心、活力和愉悦感进行评估后发现,托班的噪音水平与宝宝的幸福感呈负相关,而这与托班环境质量、教师能力或其他因素无关。

在另一个日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噪声水平超过一定阈值的地区的大多数宝宝,都存在异常的大脑活动,例如睡眠受到干扰等。那么,托班的吵杂环境肯定是无法被改变的,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接宝宝放学后,尽量避免再进入吵杂的环境(例如商场等),最好晚上家里的环境也是比较安静、平和的。

在与宝宝互动、 游戏 时,不要同时打开电视。家里人口太多时,要注意给宝宝留出单独的活动空间,尽量让宝宝专注于和父母的欢乐时光。

拥 挤

这一点可能很多父母也不会留意。拥挤度,通常以每个单位空间里面的人数来衡量,像噪音一样,过度拥挤本质上是另外一种压力。

在一项研究中,教室面积比较小,较为拥挤的托班里,18至40个月的孩子的皮质醇(压力荷尔蒙)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增高。

然而,另一项研究发现,家庭和托儿所的拥挤,本身并不导致宝宝的行为问题——只有当家庭和托儿所都很拥挤时,研究人员才会看到宝宝行为问题的出现。

尤其是,在拥挤的托班环境中,男孩会表现出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例如攻击性),但女孩则没有太多的区别,所以,在选择托班时,可以稍微留意一下教室面积,以及单位面积里孩子的数量。

但如果客观条件所限,当宝宝的幼托班环境比较拥挤嘈杂时,家长要注意在闲暇时间,多带宝宝去一些安静、空旷,比较舒展的自然环境中,给他们的身心带来更加放松的体验。

托班是一个临时性寄养环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是极其必要的存在,托班服务还是给家长和宝宝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这篇文章从一些比较新颖的角度,给父母指出了一些比较容易忽视的变量,也希望父母多多分享自己的宝宝在托班里遇到的故事,让更多的爸爸妈妈在做出选择时多一份参考。

对于宝宝上幼儿园的问题,也是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宝宝年龄上面,有的宝宝3岁之后上幼儿园,有的宝宝2岁左右就开始上幼儿园。那究竟两岁半上幼儿园好不好

两岁半上幼儿园好不好

宝宝两岁半上幼儿园最合适是综合以下三个因素:两岁半的宝宝身体免疫力有所增强、宝宝的独立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已经显现、宝宝的智力例如理解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已达一定的水平。

现在私立幼儿园不少,对于未满两岁半的宝宝也照单全收。在这里,建议家长最好不要提前让宝宝上学受教,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家长也应在日常生活中提早注意对宝宝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智力方面的培养。

孩子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在入园之前就应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和邻居、亲戚的同龄人一起玩耍,慢慢地孩子就懂得怎样和别人打招呼、怎样借到别人好玩的玩具、怎样和别人相处别人才会搭理自己等等。潜移默化中,当他到了幼儿园,看到这么多和自己差不多的小朋友,想亲近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大哭大闹急着逃离呢。

要以为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就学会。在幼儿园,一个老师要看管几十个这样的小朋友,没有办法给每个小朋友穿衣服,也没有办法帮每个小朋友整理玩具。在家先养成好习惯,到了幼儿园就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孩子心里也感觉舒服一些。宁可他在家学吃饭撒了满地的饭菜,也比等到他在幼儿园没来得及被老师喂饭而饿哭强得多。

先告诉孩子:你要上幼儿园,就像爸爸妈妈要去上班一样,都是必须的。爸爸妈妈上了班才能赚钱,我们家才能生活;宝贝上幼儿园学习知识,才能快高长大。等爸爸妈妈下班后,就会来接宝贝回家的。——首先给孩子一个承诺,下班后来接他,减轻他的分离焦虑。有些孩子还太小不懂事,以为爸爸妈妈走掉就是消失了、不见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要安孩子的心。到了幼儿园门口说声“再见”马上就走,不要停顿,更不要回头。如果不放心,可以躲在孩子看不见的不远处悄悄观察,会发现孩子一开始哭得稀里哗啦,等过一阵子哭累了,老师拉他去上课,其他小朋友拿了玩具叫他玩,他不知不觉就止住了哭声。如果孩子一哭大人就停住脚步,孩子就会明白:哦,原来我一哭爸爸妈妈就不走了。这样的纵容,只会让孩子的哭闹变本加厉。

幼儿园入学准备

1、一个小书包,做上方便辨认的小标记

小标记可以个性化定制,写上小朋友的名字,也可以使用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的贴纸等。书包不用买太花哨,不用买太大,能放下一两件换洗衣服就可以了。准备书包是为了培养小朋友上学的感情,装他自己的东西,最好能让孩子自己整理。

2、另外准备一套备用的衣裤

孩子爱动,难免衣服容易脏掉或者破洞之类,准备一套备用的衣裤可以在小朋友发生突发情况后更换。

3、可以带一样小朋友特别喜欢的小玩具,小玩偶,绘本等

一般幼儿园都允许初入园的宝宝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宝宝会有一定的安全感。也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缓解入园的焦虑。

4、准备6-7张小朋友的个人头像照片

这些头像照片会贴在书包柜、座位、茶杯位、毛巾位等地方,帮助小朋友尽快找到自己的个人物品。

5、幼儿园的棉被、床上用品

幼儿园的棉被、床上用品,开学报到可以提前带回家,做好标记并且帮孩子清洗、晾晒一下。

现在的人工作往往很忙,很多父母都没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而且现在市场上有非常多的托管服务,所以很多父母产生了送孩子去托育中心的念头。虽然都说上托育中心好处多多,不过对于送孩子上托育中心家长们还是很纠结的。那1岁送托育中心对宝宝好嘛,一周岁可以上托管班吗?

目前市场上的托管机构对入托孩子要求的年龄最小1岁6个月,最大不要超过35岁。不过按照专家意见,最好在25岁之后送去托育中心,而且最早不能超过2岁。

因为小于2岁的婴幼儿,更需要的是一对一式的稳定依恋依赖关系,孩子2岁之后才逐渐开始建立多重依恋依赖关系,包括和家人、同伴、老师还有物理环境的关系,两岁之内的小孩是很难和老师实现有效互动沟通的,因此0-3岁的孩子最好就是由家长进行教育。

据剑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研究后发现,过早送去托育中心的小孩容易有情感和心理问题,尤其是3岁之前就上托育中心的,长大后更容易有不良行为,更具攻击性和容易反社会,因此不要太早把孩子送去上托育中心。

不过因为每个小孩的发育生长情况不一样,因此每个孩子具体适合上托育中心的年龄会有点差异,父母最好是根据小孩的各方面能力来考虑。要是自己的小孩已经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并且有社交的意愿,那么这时让孩子去上托育中心还是很适合的。

当别人还在讨论是两周多能不能去上幼儿园,家长为什么把两岁多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时,我家嘟嘟在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送到早托班了。

在送早托班两周后,嘟嘟就已基本适应了,从刚去时的经常抱着,吃饭靠喂,送的时候大哭,到每次笑着跟我说再见,完全自己吃饭,和小伙伴友好相处,嘟嘟已经喜欢上托班了。

据我的观察,那个早托班增加的孩子有不少,送孩子到早托班的,主要是有这几类。

一是像我这种,自己要上班,老人身体不好带不了,而保姆带又不放心。

二是双方老人不在身边,全职妈妈自己带孩子,老大还小,妈妈又生了二胎,一个人带不了两个孩子。

三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没有退休,或者有自己的事业,不能帮忙带孩子。

以上这几种情况,在人群中应该不在少数。

有一次我接嘟嘟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妈妈在和早托班的负责人聊天,她说现在早托班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早托班却很少,很多家庭想把孩子送到托班,但是却找不到这样的机构。

有些人可能会说,孩子那么小,就送到早托班,父母狠心。

其实早托班在我国过去非常普遍,叫做托儿所,为了让职工能够安心工作,很多的单位都设置托儿所,有专门的人来照顾这些孩子。

其实一岁之后,会走路的孩子就可以送到托班了。

1、孩子会走路了,不用经常抱着。

2、能听懂父母和老师的指令,懂得配合老师。

比如老师让吃饭,都乖乖的坐在桌子旁边等待。

3、虽然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已经开始对同伴感兴趣。

比如我家嘟嘟,非常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看到别的小朋友就很高兴,在托班比在家里活动多,有人陪玩,所以每次一说去找老师和小朋友,都会非常高兴。

4、手的精细化动作发育,能够学会自己吃饭。

嘟嘟上早托班后学会了自己吃饭,原来虽然也能自己吃,但没有完全独立吃过,在家里总会有人忍不住去喂,在托班看到别的孩子自己吃,慢慢也就学会了自己吃。

如果宝妈一个人带孩子,还要做饭,还要做家务,会非常辛苦,带着孩子不方便做营养丰富的辅食。早托班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做饭有厨师,按照孩子的特点来设计菜谱食谱,营养上也能够保证。

所以让孩子上早托班,虽然感觉无奈,但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更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你会让自己的孩子去上早托班吗?

在二至三岁的时候-家长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或托儿所。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宝宝是否适合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