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企业提供口罩怎么入账

员工 0 93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企业提供口罩怎么入账,第1张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企业提供口罩怎么入账
导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企业提供口罩入账的处理:购买口罩作为职工福利费处理。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有的单位也做劳保费用处理,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企业提供口罩入账的处理:

购买口罩作为职工福利费处理。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有的单位也做劳保费用处理,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长沙各个地区就地过年福利现在已经出来了,目前在长沙过年,外地的人员除了会有红包以外,还会有消费券以及相关的景区补贴,算是慰藉大家春节不能回家吧,一起看看不同区域的补贴。

长沙县

1月22日,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发布了《关于公布鼓励非湖南省户籍人员留县(区)过年十项举措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一、“过节”红包

鼓励各企业向非湖南省户籍留县(区)过年员工发放“过节”红包,由县(区)财政向企业补贴发放“过节”红包的30%(财政补助金额每人不超过600元)。由企业向属地行业主管部门申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按实将资金补贴至企业。

二、工会消费券、手机话费(流量)

①为长沙县(经开区)工会系统内实名制注册的非湖南省户籍留县(区)过年的工会会员给予每人200元的消费券。由企业向长沙县(含经开区)工会申报,审核通过后按实发放消费券。

②长沙县(经开区)工会系统内实名制注册的非湖南省户籍留县(区)过年的工会会员可获取100元话费或50G流量。

三、景区场馆消费补贴

①全县文化馆、文博单位、图书馆、文体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实行全员预约免费开放。

②县内各等级景区春节期间对非湖南省户籍留县(区)过年人员免收门票。

③在慧润·锡福村、慧润·高桥基地民宿游玩的非湖南省户籍留县(区)过年人员,房费给予5折优惠,在星沙全民健身中心、乐运魔方消费的非湖南省户籍留县(区)过年人员给予场馆消费5折优惠。

四、免费“健康套餐”

①指定长沙县妇幼保健院为非湖南省户籍留县(区)过年人员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健康体检套餐限600元以内

②开通网络免费医疗保健课堂,提供24小时免费健康卫生防疫网络咨询

③长沙县公立医疗机构免收非湖南省户籍留县(区)过年人员急、门诊挂号费用

五、免费居住过大年

为租住在长沙县(经开区)政投产权公共租赁住房的非湖南省籍留县(区)过年人员免除半个月相应租金。

六、免费照护中、小、幼学生

指定4所学校为非湖南省户籍留县(区)过年人员子女免费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劳动实践、作业辅导、快乐阅读、健康成长体验和艺术欣赏等全天教育关爱活动。

七、免费就业招工服务

依托长沙经开区人才网、星沙人才网,搭建人员共享、余缺调剂的线上用工招聘平台,提供免费就业及招聘服务。

八、免费提供线上用工培训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线上免费技能、心理等培训。支持引导企业组织职工技能培训,并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九、免费观影服务

非湖南省户籍留县(区)过年人员凭身份证和行程码可到指定的3家**院免费观看**。

十、外籍人员管理服务

开通24小时外籍人士外事服务热线(0731-84011051),及时为外籍人士提供政策、防控等咨询,同时将县域优惠福利政策翻译为英文版本进行宣传。

长沙高新区

2021年1月29日长沙高新区发布了《关于支持企业春节期间稳岗留工促发展的若干措施》具体政策如下:

一、发放新年红包。

对在长过年的省外户籍员工每人发放800元现金红包。

二、发放新年大礼包。

对在长过年的省外户籍员工每人发放价值200元的新年大礼包(内含慰问信、春联福字、新年礼物、防疫物资等)。

三、减免房租。

对租赁“麓城印象”“尖山印象”公租房或政府投资人才公寓的在长过年的省外户籍员工,经认定后直接减免半个月房租。

四、组织暖心文娱活动。

为在长过年的省外户籍员工免费赠送300册电子书籍,免费提供“麓谷之恋”线上服务,免费开放麓谷书吧、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鼓励企业适当开展体育健身、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活动,丰富员工节日生活。

五、提供免费就业招工服务。

依托长沙高新区“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平台,不间断开展线上就业招聘服务,为在长过年的择业人员提供“不打烊”就业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用工服务;支持引导企业组织在长过年的员工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

望城区

一、派送留岗红包

为就地过年的外省员工,每人发放千元大礼包:

400元过年红包、400元生活补助、200元和包支付消费券,采取“先发后补”方式,由企业先足额发放,政府给予企业补贴。

二、寄送新春贺礼

向全区企业员工发布一封公开信,为就地过年的外省员工家人寄送一封慰问信,支持企业为外省员工家人寄送一份新年礼物。采取“先寄后补”方式,由企业购买寄送,政府按照每位外省员工2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

三、赠送望城旅游卡

开展“新望城人游望城”活动,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引导错峰旅游,为就地过年的外省员工每人发放一张价值200元的一季度畅游望城消费卡。

四、实施四项免费

①为就地过年外省员工,免费赠送200册电子书籍

②免费提供30G手机流量

③免费提供一个月防疫物资(30个口罩和1瓶手消)

④对租赁公租房或望城国有人才公寓的个人免收一个月房租

五、组织文体活动

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支持企业组织开展和参与体育健身、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活动,开放图书馆、文化馆、群众体育运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丰富员工假期生活。

六、提供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不打烊”,对有择业意向的人员提供就业精准对接;对缺工企业,提供针对性招工服务;对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和春节期间开展员工培训的企业,给予相关补贴;支持企业采取薪酬协商、轮岗轮休、共享用工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

七、鼓励企业发放福利

倡导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为就地过年外省员工发放过年福利、丰富节日生活、优化后勤保障。引导外省员工尤其是中高风险地区员工就地过年。

浏阳市

2021年春节即将来临,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为切实减少人员跨省流动,降低新冠肺炎感染风险,1月25日,浏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鼓励外省员工在浏过春节若干措施的通知》。

一、“浏”在这里送礼包

为在浏过春节外省员工发放800元/人的过年礼包(包括600元/人的过年红包和200元/人的和包支付消费券),并赠送30G/人的流量包。采取“先发后补”方式,由企业先足额发放,政府再给予企业补贴。

二、“浏”在这里送温暖

通过慰问信、短信等方式,向在浏过春节外省员工送上节日祝福,对生活困难对象给予关心帮扶。鼓励企业为员工家属购送年货,让员工感受到在浏过节的温暖。根据各相关企业在浏过春节的外省员工数,政府按照最高100元/人的标准据实给予企业年货补贴,并为每人免费提供30个口罩。

三、“浏”在这里送旅游

全市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实行全员预约免费开放。为在浏过春节外省员工每人赠送价值600元的“全年旅游一卡通”,可用于浏阳区域内景点游览,并在景区内享受消费优惠,丰富员工节日生活。

四、“浏”在这里送烟花

为在浏过春节外省员工赠送烟花、燃放焰火,体现浏阳特色,营造浓厚年味。

五、“浏”在这里送房租

对个人租住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且在浏过春节的外省员工,免除半个月租金。

六、“浏”在这里送岗位

依托“浏阳就业”微信服务号、浏阳经开区(高新区)人才网等,搭建线上用工服务平台。通过共享用工、临时用工等形式,为在浏过春节的外省劳动者优先提供短期岗位。

七、“浏”在这里送技能

支持企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护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银行存款。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四十八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这个也是可以正常税前扣除的。

目前国内对就地过年会有一定的补贴,现在已经有27个省区市已经参与到其中,有的地区会有奖金补贴,还有一些城市是直接景区免门票等等,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所在地区有没有补贴呢。

补贴有哪些

以下是部分地区补贴政策:

北京市:家政春保,每人奖励上限400元

天津市:7条举措稳定留津过年

上海市:留沪大礼包+生活困难补助对象一次性700元

江苏省:多地现金补贴留苏员工,最高1000元/人

浙江省:消费券、免门票、租房补贴齐上阵

安徽省:在岗补贴、大礼包、最高2000元津贴

福建省:平台补贴+工会补贴,优待困难和工地员工

广东省:消费券、口罩、免洗洗手液,保障过年生活

湖南省:手机流量+电子书+消费券+补贴

陕西省:购物、文娱,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补贴最多的就是安徽省了

合肥市经开区,对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户籍地在省外的员工,鼓励其春节期间留在合肥,并对在岗参与生产、培训的省外留肥的员工(留肥人员占全部省外人员比例不低于30%)给予一次性2000元津贴。

宣城市泾县,发放在岗补贴、开展“免费游泾县”活动等。春节期间(以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期和调休天数为准),将对按照企业生产计划在岗上班的外来职工据实给予每人每天100元补贴。泾县内3A级以上国有景区、体育场馆、文化馆、博物馆、综合性广场向留在泾县的外来职工免费开放。

宣城市广德市,将为留在广德过年的园区企业外地员工送上“五个一”大礼包:一份春节红包,按每人200元标准发放春节红包;一张购物券,按每人100元标准,发放大型商超购物券;一张景区门票,每人发放一张太极洞风景区门票;一个防疫物资包,每人发放一个防疫物资包;一张“新年通讯卡”,免费领取一张包含200分钟通话,10G流量的新年通讯卡(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任选一家)。

留义乌过年人员,每人500元消费券;春节义乌市内公交车、停车场免费;义乌春节期间景区免收门票义乌因一系列硬核而暖心的留人过年措施,登上话题热搜榜。

杭州市出台《关于开展春节期间面向在杭外来务工人员“十送”关爱行动的通知》,开展“送红包”行动,向符合条件的在杭外来务工人员每人发放1000元现金补贴,“一键直达”在杭外来务工人员银行账户。

合肥经开区对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在岗的省外留肥员工,给予一次性2000元津贴。

近日天津也出台7条措施,支持外地员工留津过节。对安排外省市户籍员工留津过节的各类企业,根据其在岗稳定就业、依法参保缴费,且一直在津的外省市户籍员工人数,采取“先发后补”方式,按照每人3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每户企业最高30万元。企业获得的补贴资金应全部、足额用于发放外省市户籍员工“留岗红包”。

福建省泉州市给留在当地过年的非泉州籍企业工会会员发200元新年红包。

浙江湖州市吴兴区将对在建工地春节期间就地过年员工发放每人1000元的红包。

苏州市相城区出台措施,实施留相过节补贴。春节期间,企业安排外地员工就地过年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安排就地过年员工在岗工作的,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再给予企业补贴。春节期间100人以上项目另行补贴10万元。

留人更要“留住心”,各地出奇招

除了实实在在的现金福利,各地还推出赠送流量、减免房租,甚至子女入学积分等“奇招”,旨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如何给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做到“留心、留岗、留工、留人”呢

奇招一:配备“夫妻房”,安排“夫妻岗”。宁波一家企业配备了197间两室一厅的“夫妻房”,提前给留企员工准备了年货;对留企员工除了发放每人3000元至5000元留企奖励,还为员工家属提供了“夫妻岗位”。

奇招二:强政策留人。面对倡议,茅台集团就出台了严格的管理规定:茅台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集团在仁员工原则上一律不允许离开仁怀,不允许参加聚集性活动。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从严问责,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机关。

奇招三:新居民积分、入学加分奖励。广东江门鹤山市发布公告称,对留在鹤山本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2021年秋季申请入学时实行积分入学加分奖励,加分幅度3~5分。温州市对持有居住证且留温州过年的外来员工,给予新居民积分奖励;台州市为了鼓励就地过年,对有当地居住证的外地人员还会奖励给予流动人口积分5分

奇招四:台州为外来员工(手机号码归属地为台州)免费赠送10GB可在春节期间使用的本地流量。

各地给就地过年的人员送出“定制”的特色旅游礼包

浙江兰溪给留下来的新兰溪人开出了旅游福利“红包”:2月11日至26日,新兰溪人凭暂住证或企业员工证,即可享受兰溪多个景区景点门票减半或免费的优惠。

上海的旅游企业推出了一系列本地游产品,以保证人们“足不出沪”,也能玩得开心,玩出新意。

在线旅企也不甘落后,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纷纷推出“就地过年”产品。

具体政策

北京市:家政春保,每人奖励上限400元

北京市对留京保供的家政服务员及其所属家政服务企业给予奖励。奖励对象:由确定参与本次春保行动的企业派单上岗,并于2021年2月4日至2月26日期间在岗服务超过18天(含)的家政服务人员。奖励标准:按每单不超过400元给予奖励。

天津市:7条举措稳定留津过年

天津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发布7条具体举措,支持企业外地员工春节期间留津稳定就业。一是按照每人3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每户企业最高30万元。

二是对春节期间在津参加就业见习的外省市户籍人员,按照每人300元标准再给予见习基地一次性留津见习生活费补贴。

三是对春节期间开班并完成职业技能培训的,均按照目录补贴标准的120%给予企业培训费补贴,按照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职工生活费补贴。

四是为外地员工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五是明确企业要依法支付加班费和安排轮休。六是积极化解劳资纠纷,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七是方便企业、精简要件、压缩时限,对外地员工留津情况采取承诺制审核。

上海市:留沪大礼包+生活困难补助对象一次性700元

上海市总工会将依托各级工会条线和会员服务卡、申工社微信平台、爱心企业,向留沪外来建设者赠送通讯费补贴、健康医疗补贴、3000份影音娱乐大礼包和5000份扶贫产品零食礼包。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于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对家庭生活困难的登记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节日补助。一次性节日补助对象为上海市家庭生活困难的登记失业人员,补助人数为登记失业人数的5%左右。每位补助对象一次性补助700元。

江苏省:多地现金补贴留苏员工,最高1000元/人

泰州市,给予留泰职工专项补贴。春节期间(2月11日至2月17日)外地员工留泰满7天的,按每人500

元标准给予补贴;留泰外地员工在此期间上岗工作的,再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给予补贴。

昆山市,免费开放全市主要公共文体场馆,开展喜马拉雅昆曲云拜年、云展演等系列有奖文化体验活动。面向外地留昆人员发放共计1500万元新春消费券,用于2021年2月9日(至2月26日在全市住宿餐饮、商场超市、旅游景点等指定商户内使用。开展年货购活动,发动商超综合体让利促销,对留昆人员给予优惠。

苏州市相城区,2月11日至17日春节期间,企业安排外地员工留在相城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安排留在相城外地员工在岗工作的,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再给予企业补贴。春节期间,企业租用国有(集体)资产类集宿楼、蓝领公寓、人才公寓等用于安排外地员工住宿的,减免半月房租。

常州市溧阳市,规定以企业作为申报主体,按外来员工留溧过节的数量,以1000元/人的标准奖励给企业。

扬州市,企业安排外地员工留扬过春节的,按照每人500

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鼓励企业制定外地员工春节错避峰放假和留扬调休计划,春节期间安排留扬外地员工在岗工作的,在给予企业专项补贴的基础上,按每人每天100

元标准再给予加班补贴。企业租用国有(集体)资产类集宿楼、人才公寓等用于安排外地员工住宿的,减免半月房租。

南通海安曲塘镇,对留海过节的外来员工每人补贴500元。

浙江省:消费券、免门票、租房补贴齐上阵

杭州市,给在杭务工、非浙江户籍并在杭缴纳社保的春节期间在杭务工人员,每人发放1000元现金红包,“一键直达”在杭外来务工人员银行账户。

宁波市奉化区,打造了四重“春节礼包”,将发放500元春节消费券、210元溪口景区免费门票。

台州市,鼓励企业给员工特别是留在台州过年的外来员工发放新春红包。台州市各级政府将重点给部分企业发放留台州过年外来员工新春红包予以支持补助,补助标准原则为380元/人和280元/人两个档次。

义乌市,2月1日至2月26日,留义过年人员可通过支付宝申领“新年红包”电子消费券500元/人,可于2月11日至2月26日在全市线下消费场所使用,同时每人可领取20G流量包,并倡导房东给予留义过年人员减免半个月以上租金或免费延长半个月以上租期。春节期间正常营业的餐饮、便利店、汽修店等,也可向主管部门申领2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补贴。

温州市,开展约福送福入企贺新春、云端微课系列、网红点打卡、“职工春节七天乐”暖心福利抽奖等活动,让职工在领略温州春节民俗风情的同时,感受节日的欢愉和家乡的温暖。

绍兴市,企业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经鉴定合格的,按照每人最高不超过6000元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开展项目制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按不超过相同或相近工种补贴标准的50%进行补贴;规上企业组织一线技术工人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万元的岗位练兵补贴。

舟山市,对企业组织职工参加各类线上职业培训的,按企业实际培训费用不超过95%的比例给予补贴,原则上每人每个项目实际补贴的培训费用不超过800元。为留舟过年的外来员工(手机号归属地为舟山)免费赠送10G可在春节期间(2月1日至2月28日)使用的本地流量。全市部分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体育场馆免费向驻舟外来务工人员开放。

嘉兴市秀洲区,企业在2021年1月27日至2021年2月19日期间组织持续生产的,给予其留在秀洲的外来员工租房补贴,每人300元;2021年1月27日至2021年2月14日期间,企业外来员工留在秀洲且符合积分入学申请条件的,其在2021年新居民子女积分制入学时,在原积分结果基础上一次性加5分(父母双方可单独计分)。

丽水经济开发区,2月1日至28日期间,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员工,开发区将会按照每人每天50元的标准和2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加班员工加班补助和用餐保障补助。

湖州市吴兴区,对在建工地春节期间留吴员工发放每人1000元的红包。

安徽省:在岗补贴、大礼包、最高2000元津贴

合肥市经开区,对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户籍地在省外的员工,鼓励其春节期间留在合肥,并对在岗参与生产、培训的省外留肥的员工(留肥人员占全部省外人员比例不低于30%)给予一次性2000元津贴。

宣城市泾县,发放在岗补贴、开展“免费游泾县”活动等。春节期间(以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期和调休天数为准),将对按照企业生产计划在岗上班的外来职工据实给予每人每天100元补贴。泾县内3A级以上国有景区、体育场馆、文化馆、博物馆、综合性广场向留在泾县的外来职工免费开放。

宣城市广德市,将为留在广德过年的园区企业外地员工送上“五个一”大礼包:一份春节红包,按每人200元标准发放春节红包;一张购物券,按每人100元标准,发放大型商超购物券;一张景区门票,每人发放一张太极洞风景区门票;一个防疫物资包,每人发放一个防疫物资包;一张“新年通讯卡”,免费领取一张包含200分钟通话,10G流量的新年通讯卡(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任选一家)。

福建省:平台补贴+工会补贴,优待困难和工地员工

福州市,预计将向企业发放总金额超过4亿元的“新春稳岗稳工大礼包”。对春节期间保持连续生产的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电子信息、城市交通运输、建筑、农业生产企业,均属奖补发放范围。一是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奖补,要求企业符合连续生产、员工超过30人、稳定用工等条件,奖补标准为人均3870元;二是一次性稳就业奖补,发给春节期间保持连续生产的重点企业,奖补标准为人均300元。

厦门市,对春节期间留厦在岗的全市防疫定点酒店非厦门市户籍员工,按照50元/天

人发放补贴;对从事环卫、道路养护保洁(含公路及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等公益性服务行业的春节期间在岗人员,按照50元/天发放补贴。

厦门市海沧区,1100万元的“大礼包”,设立500万专项资金,为留厦的非厦门籍工会会员赠送新春大礼包;设立200万慰问专项资金,针对困难职工,以及苦脏累险艰苦行业,交通运输、电力、环卫等岗位的职工,重大节假日期间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等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设立100万专项资金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以“平台补贴+工会补贴”的形式发放职工优惠券;设立平安返厦车费补贴300万元,家不在厦门的职工能按期回来企业上班,就按相应规定给予一定的车费补贴。

厦门市思明区,安排360万元为春节期间在岗的重点企业、建设工程项目职工每人送上价值200元的爱心屋年夜饭套餐。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为留厦的非厦门籍工会会员赠送新春大礼包活动。

漳州市,对春节当月连续生产建设的规上工业企业和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按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稳定就业奖补,每家企业最高补助不超过

20万元。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

泉州市,对留泉过年的非泉州籍企业工会会员,经审核确认后按每人200元标准网上申领新年红包;对留泉过年的非泉州籍困难家庭的企业职工,每户给予一次性困难补助1000元。

安溪市,对春节期间,留在安溪过年的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在建受监工程、县级在建重点项目的省外务工人员,给予每人节日补贴1000元,由企业统一向主管部门申请、发放。留安人员凭身份证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免收安溪县A级景区门票。

广东省:消费券、口罩、免洗洗手液,保障过年生活

广州市总工会,组织职工参加

“五个一”活动,即参加一场线上趣味体育赛、进行一次线上知识问答、观看一场**《点点星光》(**票通过广州工会APP线上赠送)、体验一次工会健身服务(健身券通过广州工会APP线上赠送)、领取一份慰问品。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西区产业园总工会春节期间将拿出5万元购买口罩、免洗洗手液送给留粤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

广州市南沙区,南沙总工会送门票免费游南沙,送**票或网络视频会员。同时建议职工错峰出行,鼓励职工春节期间在南沙消费。

深圳市,支持各类用人单位采取错峰放假、增发节日津贴等鼓励性措施,尽最大努力让更多在深员工留深过年。

湛江市,工会会员可无门槛免费领取任意消费券,到指定线下核销方可获得专属商圈/商户指定产品折扣。工会会员参与新春拆福袋99%概率获得观影券或其他奖品,到指定线下核销可享受。工会会员领取优惠券参与年货采购、商品秒杀等活动。

佛山市顺德区,开展新春送暖慰问活动、举办线上顺德年货节、倡导年花年桔云销售、实行顺德景区免费游览、发放健身消费抵扣券、发放技能提升培训补贴、鼓励企业留住职工在顺过年、加强职工合法权益保障。

湖南省:手机流量+电子书+消费券+补贴

长沙市望城区,对留望过年的外省员工每人发放包括过年红包、生活补助和消费券在内的千元大礼包,并按照200元/人的标准,补贴支持企业为外省员工家人寄送一份新年礼物;同时赠送一张价值200元的一季度畅游望城消费卡、30G手机流量、200册电子书籍及防疫物资等。

陕西省:购物、文娱,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据《陕西日报》消息,陕西省省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开展一次温暖慰问、提供一批普惠服务、组织一些文娱活动、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积极为省外在陕职工提供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在线求职、婚恋交友、心理咨询等各项服务,开展“1元2元嗨购”“1元观影”“发放旅游一卡通”等示范性普惠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丰富留陕过年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号召“就地过年”的政策与疫情防控的要求下,选择就地过年的人们少了些旅途的奔波,在工作地感受过年的氛围。各地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通过政策、补贴等方式,让“就地过年”的人们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交通出行等方面多一些暖心。

疫情期间,很多公司为做好防护工作,都会给员工提供口罩,并要求上班佩戴。那么疫情期间公司购买口罩如何做账能否税前扣除下面一文将这一问题做详细介绍。

内容导航公司购买口罩账务处理公司购买口罩税务处理购买口罩税前扣除问题公司捐赠口罩账务处理

疫情期间公司购买口罩账务处理

购买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应付福利费——劳防用品(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贷:银行存款/现金

发放时: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根据领用人员所属部门划分)——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应付福利费——劳防用品(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案例分析:

1公司统一购买了10000元口罩,增值税发票是10000,增值税额为1300,会计该如何做账

借:管理费用——劳保费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

贷:银行存款11300

2疫情期间,公司内部规定,给每个员工发放口罩货币补贴,要求员工自行购买适用的口罩上班佩戴。请问相关账务处理怎么做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疫情期间公司购买口罩的费用可以税前扣除吗

(一)疫情期间,企业购买口罩的费用可以税前扣除吗

相信这个热点问题,各位财会人是最为关心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表示,关于疫情期间企业给员工所购买口罩的费用,其实是可以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假如不发口罩,发放的是资金补贴,企业可以作为员工的福利费用进行税前扣除。

(二)疫情期间企业购买的口罩没有发票,能否税前扣除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规定:

企业在境内发生的支出项目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对方为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增值税纳税人,其支出以发票(包括按照规定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对方为依法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其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或者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收款凭证应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

疫情期间公司购买口罩的税务处理

疫情期间公司买口罩发放给员工,属于工作直接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可得,买口罩等防护用品支出属于劳动保护支出。具体税务处理如下:

1个人所得税

按照相关规定,单位发给个人用于预防新型肺炎的药品、防护药品等实物,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所以疫情期间公司买口罩的支出,允许免征个税。

2企业所得税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可得,企业发生的劳动保护支出,如果取得了合法的税前扣税凭证,则准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即,疫情期间购进的口罩取得合法的税前扣税凭证的情况下,是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

3增值税

劳动保护费支出在可以申请抵扣进项税额的范围内,对于疫情期间购进的口罩,在取得合法的增值税扣税凭证条件下,其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公司捐赠口罩的账务处理

1当A企业得知武汉地区因疫情严重导致口罩稀缺的情况后,决定以企业名义向武汉地区捐赠价值200000余万元的口罩物资。请问,A企业该怎么做会计分录,如何做账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226000

贷:库存商品——口罩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000

2B企业购买了一批口罩,通过公益组织捐赠给湖北地区相关机构和医院,请问,会计该如何做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等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库存商品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为防控新型肺炎疫情,C公司采购了一批口罩捐赠给武汉相关机构和医院。除此之外,C公司也捐赠了20000元现金。请问财务该如何做会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银行存款/现金或

库存商品(实物捐赠)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进项税转出”)(实物捐赠)

注:假设企业自产货物进行捐赠,则需视同销售缴纳相应增值税。假设外购货物进行捐赠,则需在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的同时,其购入时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或者进行进项税转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