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法律分析:醉酒驾驶是属于危险驾驶的行为,会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对危险驾驶者,人民法院一般是判处1-6个月的拘役。国有企业职工醉酒驾驶被判刑的,国有企业可以解除职工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四
法律分析:醉酒驾驶是属于危险驾驶的行为,会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对危险驾驶者,人民法院一般是判处1-6个月的拘役。国有企业职工醉酒驾驶被判刑的,国有企业可以解除职工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酒驾已经入刑了,所以属于刑事犯罪,会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根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2、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3、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扩展资料
案例:今年1月10日晚,首创集团原副总经理谢德春餐后驾驶单位公务用车回家途中因醉酒驾车被查获,受到开除公职处分。
2018年4月24日晚,市发改委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处原处长吕永忠饮酒后自行驾车回家被查获,吕永忠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2016年11月20日晚,西城区城管监察局月坛执法队原队员侯杰值班巡查期间擅自脱岗,违规驾驶公务执法车外出用餐饮酒,侯杰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除此之外北京市煤气工程有限公司三分公司工程管理员郭嘉也因酒后驾驶单位公务用车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市纪委市监委今天还通报了海淀5起违反八项规定问题,包括:海淀区城管执法监察局永定路执法监察队原队长王晓东违规使用公车问题。
东升镇海升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兼清华园宾馆党支部书记马文胜以操办喜庆事宜违规收受礼金问题以及海淀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张浩违规使用公车问题等。
人民网--三人因酒驾被开除公职
事业单位员工,酒后驾车应根据情节处理。酒后(或醉酒)驾车是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被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事业单位会对醉驾的职工作出直接开除公职的决定以示惩罚与警醒。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扩展资料:
案例:
贵州铜仁规定公务员醉驾一律开除公职
4月18日,铜仁地区召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该区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出台的“四个一律”制度。从5月1日起,凡在该区道路上醉酒驾驶、无证驾驶、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等行为的,按“四个一律”规定从严惩处。
重典:“四个一律”剑指交通违法
第一、醉酒驾驶一律判刑。
驾驶人驾驶机动车在各级公路上行驶,被公安机关以酒精血样测试仪测试或血样化验,每100毫升血样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的,为醉酒驾车,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为五种实刑之一,最高判处期限为6个月。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的,为饮酒驾车,处以行政拘留。
第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醉酒驾驶一律开除公职。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将处拘役,并处罚金。同时,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这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指国家公务员及国家机关任命到企事业单位从事领导职务的人员。
第三,无证驾驶一律行政拘留。
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人在未获取、准驾不符、未随身携带驾驶证的,伪造、变造驾驶证的,以及其他可视为无证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十五日行政拘留。
第四,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一律判处实刑。
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法律主观: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客观:《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醉驾被判处拘役适用缓刑的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较轻,而且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3、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上就是醉驾判缓刑的条件。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该怎么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任何一项法律法规,都是秉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去的,而不是一棒子打死,不给改正的机会。有些未造成严重后果,违法轻微的,并且是初犯的,是可以接受教训改正的。我国酒驾依据人体对酒精的反应生物指标来制定的,20毫克不能完全排除其他方式可能使得人体血液含量达到此数值。
将现有20毫克—80毫克的酒驾范围,再细化出几个档次,比如10—30属轻微酒驾,30—50属于一般酒驾,50—80属于严重酒驾。80以上仍全属于醉驾。
如果发现再次酒驾,则终身不得考取驾驶证一般酒驾的扣证1年,罚款2千。严重酒驾的吊销驾证,罚款5千。再次饮酒驾驶的,直接吊销驾证禁止5年内重新考驾证,拘留15天,罚款1万。发生事故的入刑3年以上。醉酒驾驶的吊销驾证,终生禁驾,罚款2万,监禁半年。发生交通事故的入刑5年以上,照成人身伤害10年以上。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人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法律制裁远大于道德约束人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法律制裁远大于道德约束。犯罪成本过低,会给人造成有机可乘的侥幸心理。即便是触犯了法律,为之付出的代价总在自己相对还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该条法律的约束力肯定也会相应降低。
据报道,在我们的某个欧洲国家,对闯红灯的处罚都会细化到因车型不同而不同。比如说,夏利、比亚迪闯红灯罚款300元,那么奔驰、宝马就会被罚款3000元。当然了,这个绝非是鼓励低端车肆意违法。只是说明他们的法律制定得更细致、缜密而已。
从目前的检查酒驾的情况看,我认为上面的处罚还是过轻从目前的检查酒驾的情况看,我认为上面的处罚还是过轻。在检查的过程中,一经认定属于酒驾,就要立即予以刑事拘留。吊销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考取驾驶证。如果发现再次酒驾,则终身不得考取驾驶证。
而对于醉驾,发现一次,不仅要拘留,还要吊销驾驶证,并终身不得考取驾驶证。同时按照危害公共安全来定罪。像这种屡禁不止的,又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必须要加重处罚。把那些又喝酒,又开车的人,清除驾驶员队伍。
所有酒驾计入个人信用记录,限制报考公务员、参军、限制银行贷款额度等所有酒驾计入个人信用记录,限制报考公务员、参军、限制银行贷款额度等,并大幅提高下年度机动车保险金额。酒驾不但危及自身安全,更给他人造成严重威胁,对酒驾者的处罚使得酒驾者损失了金钱和自由,但一旦发生事故别人损失的可就是生命了。
处罚再高也不为过。“酒后不开车”是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要是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的话,那惩罚再重也是咎由自取。
如果没有劝酒行为,在刑事上不需要负责。
折叠酒后驾车处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09年8月31日,总参谋部下达通知,要求加强军车安全管理,坚决防止和纠正酒后驾车问题,维护军队纪律和形象。
总参通知要求从严治军,军人酒后驾车,一律暂扣驾驶证6个月,并组织集中整训;醉酒驾车,一律吊销驾驶证,调离司机岗位,并给予严厉的纪律处分;酒后驾车造成亡人事故或严重后果的,一律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追究单位领导责任;通报批评军车交通违章抄告问题突出的单位,限期整改。各警备司令部要加大对外出军车的检查纠察力度,集中开展整治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
日本:于2007年9月19日起施行酒驾新规。醉酒驾驶者,处5年以下徒刑以及100万日元以下罚款,扣35点;带有酒味驾驶者,处3年以下徒刑以及50万日元罚金,025mg以上者扣25点,015mg以上025mg未满者扣13点。另外,提供酒类给驾驶者以及与酒驾者同乘者;在驾驶者醉酒驾驶的情况下,同乘者将被处3年以下徒刑以及50万日元罚金;在驾驶者带有酒味驾驶的情况下,同乘者将被处2年以下徒刑以及30万日元罚金。(注:日本驾照累计扣满6点,就会被吊销驾照30日!所以酒驾其实就意味着驾照被吊销。
美国部分州:醉酒驾车即便是没有发生人身伤害交通事故,一旦被警察查出驾驶人酒精含量高于法律标准,就会被拘留关押,然后由刑事法官宣判,最低的可判1周监禁,重的可以判1年监禁。司机酒精浓度超过6mg/100ml,将被无条件吊销驾驶证。
瑞典:血液中酒精含量限制2mg/100ml,对超过酒精浓度的司机,重者将坐牢两年,轻者被扣驾驶证一年。
新加坡:酒后驾驶,初犯者将受到1000至5000新元的罚款或者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1年,并且处罚金3000至10000新元;累犯者的罚金为30000新元及最长10年的监禁。





![[精品]疫情的复工通知精选5篇](/pic/[精品]疫情的复工通知精选5篇.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