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无锡春节外地人员留在当地过年,首先肯定也是会有一些优惠信息的,其次就是关于大家常见的一些比较困惑的地方,也为大家一一解答。比如免费乘坐的公交线路,以及补贴有没有限制。 具体措施《关于支持企业稳留岗保供应促增长的若干政策》适用无锡高新区(新吴
无锡春节外地人员留在当地过年,首先肯定也是会有一些优惠信息的,其次就是关于大家常见的一些比较困惑的地方,也为大家一一解答。比如免费乘坐的公交线路,以及补贴有没有限制。
具体措施《关于支持企业稳留岗保供应促增长的若干政策》适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范围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劳务外包、派遣公司等除外)、高新技术企业。建筑领域不适用本政策。本政策所称外地员工系户籍非无锡大市的企业员工。
一、支持企业抢抓生产
支持企业科学应对市场形势和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做好原材料、零部件、产品等备库工作,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鼓励订单较多、生产任务较重、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制定职工春节错峰放假和调休计划,稳岗留工加快发展。对春节期间(2021年2月11日至2月17日,下同)日平均用工人数占2020年度平均用工人数70%以上、年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主要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团队、疫情防控工作等人员的奖励或用于相关活动。
二、支持企业稳岗留工
关怀引导外地员工尽量就地过年,非必要不离锡。春节期间,外地员工留锡并在岗工作不少于3天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补贴;不分户籍,在岗工作的,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再给予补贴。企业应履行主体责任,如实申报外地员工留锡和员工在岗信息,并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企业收到补贴后应在下个工资发放周期内足额发放给员工,让员工及时得到实惠,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三、及时兑现涉企政策
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规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支持企业开展培训,采取预拨方式对企业开展新录用职工岗前培训的,按
300元/人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对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按1000元/人给予企业以工代训补贴
;鼓励企业自主选择开展灵活多样的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最高不超过500元/人给予培训补贴。
四、保障工资足额发放
畅通劳动保障维权渠道,及时化解各类欠薪纠纷矛盾,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工资足额发放。对确因经营困难出现欠薪问题的,及时动用工资保证金和应急周转金,确保解决被欠务工人员的生活困难。全面贯彻《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进一步落实清理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工作。
五、开展关爱慰问活动
打造“我在新吴过大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留锡员工充分感受到无锡的温度。组织开展留锡外地员工生活关爱活动,通过走访慰问、上门服务等形式为留锡外地员工送温暖、献爱心,积极营造欢乐祥和的春节氛围。倡导企业落实员工节日福利,发放“过年红包”、“过年大礼包”、“特殊津贴”,为员工置办年货,送上“暖心年夜饭”
,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丰富留锡外地员工节日生活。春节期间,免费乘坐高新公交公司的公交车,免收区内国有旅游景区、公园、文化和体育场所门票。鼓励商家开展促销活动,丰富节日消费市场。
六、持续加强疫情防控
充分运用各类媒介平台和载体,加强疫情防控、产业健康发展、鼓励外地员工留锡等方面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政企合力防疫情、促发展氛围。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五有”防控措施
,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企业须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预案,指导员工按照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个人防护等原则,扎实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对必要离锡员工,强化疫情防控和法律知识指导,统计好离锡员工和节后返锡员工信息,通过“锡新通”
反馈。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
七、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开展节前、节中、节后企业大走访活动,及时协调解决疫情防控、企业用工、企业融资、项目建设、生产要素、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优先
为留锡外地员工的重点接种对象提供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
,确保企业生产、生活秩序稳定。街道(园区)、区相关部门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和服务职责,派专员指导企业申报奖励和补贴,并做好本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八、切实强化安全生产
春节期间,企业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狠抓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加强日常巡检维护,及时掌握和处置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街道(园区)和区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要求,落实值班制度,从严从细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强化安全监管力度,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更多疑问解答Q:外地员工是哪些对象
户籍非无锡大市的企业员工,无锡大市包括江阴、宜兴。
Q:员工如何领到补贴
由企业于2021年3月起在锡新通平台(http://eswndixinwucom/)进行申报,企业收到补贴后应在下个工资发放周期内足额发放给员工。
Q:“留锡”怎么定义
春节期间(2021年2月11日至2月17日)不离开无锡大市。
Q:如何申领到500元补贴
该补贴发放给整个春节期间留锡外地员工,且须上岗工作不少于3天。本地户籍员工不在发放范围。
Q:如何申领到100元补贴
不分户籍,外地和本地员工只要在岗工作的,按照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给予补贴。
Q:企业是否可以将补贴替代薪酬、加班工资或福利等的发放
本政策所涉稳岗留工补贴为区委、区政府下发的专项补贴,应按专款专用原则足额发放给员工,不得替代
企业应承担的薪酬、加班工资等及法定福利,也不得替代各企业自行制定的各项留岗福利措施。企业须严格执行劳动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保障员工各项合法权益。
Q:春节期间,有哪些免费开放国有旅游景区、公园、文化和体育场所
春节期间,免费开放的国有旅游A级景区、公园:鸿山遗址博物馆、中华赏石园、钱穆钱伟长故居、泰伯庙景区、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免费开放的文化体育场所
: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昭嗣堂、硕放街道文化站、江溪街道文化站、旺庄街道文体服务中心、梅村街道文体服务中心、鸿山街道文体服务中心、新安街道文体服务中心。
Q:高新公交有哪些线路可以免费乘坐需要什么凭证本地员工可以免费乘坐吗
春节期间,不分户籍、无需凭证
,免费乘坐高新公交公司全部34条公交线路:751、752、753、755、756、757、758、759、760、761、762、763、765、766、767、768、769、770、771、772、773、775、776、777、778、780、781、782、783、785、786、787、788、789。
Q:春节期间,有哪些商家消费促销活动
商务部门将组织万达广场、奥特莱斯、欧尚超市、家乐福、宝龙广场等众多商家开展主题促销活动。
Q:留锡外地员工的重点接种对象如何申请新冠病毒疫苗优先免费接种
留锡外地员工的重点接种对象主要以单位集中组织和预约形式有效开展疫苗接种工作。非重点接种对象可以通过“灵锡”APP预约。
答:困难职工的同时,慰问劳动模范、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在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和节日期间坚守一线岗位的干部职工,并重点聚焦货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服务活动。
送温暖资金的主要来源是:1各级财政拨款。是指各级财政拨付工会使用的用于送温暖活动的专项资金。2上级工会经费补助。是指上级工会用工会经费安排给下级工会用于送温暖活动的专项资金。3本级工会经费列支。是指各级工会在本级工会经费预算中安排的用于送温暖活动的专项资金。4社会捐助资金。是指各级工会向社会募集的用于送温暖活动的资金。5行政拨付。是指基层工会所在单位用行政经费、福利费等通过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的资金。6其他合法来源。
工会,或称劳工总会、工人联合会。职工为争取更好工作条件等共同目标而自愿联合的组织。 [5] 工会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这个共同利益团体诸如为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在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工会组织成立的主要意图是为了可以与雇主谈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春节期间,很多人决定就地过年,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湖北多地为湖北农民工发红包送温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留在湖北怎么发红包吧!
黄石
为鼓励和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留在黄安新过年,黄石近日出台《关于做好我市春节期间稳岗留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明确对2021年春节前后(2月1日至3月31日,视情况而定)继续在岗的重点企业,按照黄石市参加社会保险的在岗和离岗职工人数,给予每家企业一次性补贴300元,每家企业最高补贴30万元。
具体措施是:
第一,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
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我市重点企业推荐员工并实现稳定就业的,给予每人200-600元的就业服务补贴。
其中,稳定就业一个月的,补贴标准为200元;稳定就业2个月,补贴标准为400元;稳定就业3个月,补贴标准为600元。
二、倡导企业进行就业调整。
主张阶段性用工需求大的企业加强与生产不饱和、富余职工较多的企业对接,进行用工余缺调剂。
对依托黄石产业就业联盟开展就业调整的地方企业,按照调整时间达到1个月以上的职工人数,给予就业联盟和每户转岗企业300元的一次性职工余缺调整补贴。
第三,鼓励农民工留黄过年。
与黄石本地重点企业依法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取得稳定就业满一个月、春节前后留在黄石原企业的外来人员,给予留黄州就业补贴,每人300元。
第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鼓励各类群体来黄河创业,对来黄河创办小微企业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村户籍人员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带动2人及以上就业。
在各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的,可按规定享受租金减免政策;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信用好的可以免除反担保。
对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后2年内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鄂州
鼓励鄂州外来务工人员就地过年,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经市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现将2021年春节期间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各区、葛店开发区、空港经济区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送温暖迎新春”各类活动,慰问留守鄂州的农民工,提供“家庭式”关怀,让农民工感受到“家庭式”温暖。要开通和公布春运热线,及时回应农民工在工作生活中的思想和期盼。
二。各区、葛店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要规范辖区内企业用工行为,不得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要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保障农民工身心健康;春节期间加班生产的,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者安排补休。
三。各区、葛店开发区和空港经济区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组织优势,广泛
5春节期间,全市各大商家正常营业,博物馆、图书馆、城市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设施免费开放,景区免门票。
6春节前后,全市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网络招聘活动。外来务工人员如有就业需求,请登录“湖北公招网”,关注“鄂州12333”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查询岗位信息,应聘岗位。
七。如果农民工遇到非法裁员、拖欠工资、劳动合同纠纷、就业歧视等问题。他们可以拨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咨询投诉电话(0711-12333)或市长热线(0711-12345)寻求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八、全市各级部门要做好防控宣传工作,引导农民工增强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养成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会、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习惯。
潜江
为全力保障春节期间(2021年2月11日-26日)潜在农民工生产生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是各地各部门要指导督促辖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支持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留岗、付出、爱心,让农民工留在潜江过年。
二、组织基层工会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鼓励用人单位为留潜过年的农民工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红包”,在确保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安排年夜饭,让留潜过年的农民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春节期间,在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在建工程的农民工,每人给予500元的节日住宿补贴。由企业汇总后,上报并下发至行业主管部门。
四。春节期间自主招用非潜江籍员工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按每人2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招聘补贴。由区、镇、街道汇总后,上报并下发至市人社局。
五、春节期间,企业组织潜伏民工参加职工代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首次取得证书的,按照每人80元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市人社局负责组织实施。
不及物动词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和“活岗位”活动,分时段、分行业、分岗位举办特色鲜明的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推进求职招聘线上线下双通道运行,加强人岗匹配和精准服务。
七、全市博物馆、图书馆、公共体育中心、青少年之家等公共文化场所和设施全部免费;留守过年的农民工凭身份证可免费乘坐市内所有公交线路(2月11日-17日);凭身份证和健康绿码,可免费游览市内景点(2月11日-26日);凭本市企业工作证明,在本市医疗机构免收普通门诊和急诊挂号费,体检优惠30%(2月14日-21日);可获得20G/人的免费流量包(2月1日-10日发放,由企业汇总报市经信局执行)。
八、加强生活物资和能源供应保障,引导和扶持农副产品批发
襄阳市襄城区
来自襄阳市襄城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防控指挥部的信息,春节期间,襄阳市户籍在襄城区外(含县、市、区)的“四上”企业员工在襄城区(在襄城缴纳社保)的,可通过企业申报领取500元“留岗红包”。
“四企”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企业、规模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企业。据悉,“离岗红包”面向2021年2月10日至2月26日在相城区滞留的“四上”企业员工。各企业负责申请,填写附表,加盖公章,报各行业主管部门。
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各企业申报人员进行审核,分别征求襄城区人社、区公安部门意见,确定申报人员是否属于襄阳(含县、市、区)外国籍,是否在襄城缴纳社保。芗城区财政部门根据核定的人员名单,将每个500元的“离岗红包”拨付到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拨付到位。
钟祥市
近日,湖北省钟祥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列出七项措施,鼓励在钟异地员工支持企业稳岗过年。
第一,发红包。对于留下来过年的注册外籍员工,每人将获得500元春节红包。
第二,送礼包。对于留下来过年的注册海外员工,每人赠送300元超市消费卡、100元美发券、100元团圆饭补贴、30G手机通用流量包。
第三,送上新年祝福。向全市企业员工发出公开信,向春节留守的外地员工家属发出慰问信。
第四,送年货回家。支持企业为留守春节的外来员工家属免费购买并送上一份年货,市财政按每人200元标准给予补贴。
第五,送文化包。春节期间,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市所有旅游景点对春节住宿的外来从业人员免费开放。赠送100元**券,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员工假日文化生活。
不及物动词送防护用品。为留下来过年的外籍员工发放了3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和1瓶酒精消毒剂。
七、送岗位。开发500个消毒、防疫、社区服务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帮助有意愿的留守人员就业增收。
送热气腾腾的姜汤,驱散寒冷。此外,针对雾霾天气,项目部还给工人们免费发放除雾霾口罩,讲解雾霾的危害、日常避免雾霾侵扰的妙招以及正确佩戴、护理防雾霾口罩的方法。送上新的棉衣、棉被等保暖物品,叮嘱他们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送温暖活动不仅给农民工友送去了物质关怀,更是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项目的温暖与爱。
送温暖的东西如下:
1、围巾:一提到冬天,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寒风凛凛的天气,围巾是最佳选择,男生嘛,亲手缝制的就免了,不过你可以和她买一套的,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情侣类型的,你自己可以留个心眼。
2、棉衣:直接送衣服也是不错的选择,风衣啊,羽绒服啊都是可以的,最好是带上她一起去买,逛街的时候偷偷的买下来,然后送给她,可以给她一个惊喜。
3、热水袋:热水袋,也就是暖手宝,买那种玩具类型的,过了冬天了也可以当做公仔,也方便带出去,因为比较的美观嘛,冬天送暖手宝肯定是不会有错的。
4、雪地靴:漂亮的雪地靴也是被很多女生所钟爱的,寒冷的冬天,一双雪地靴,不仅不笨重,而且又好看,又保暖,是你很好的选择。
11月15日晚,巴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和库尔勒市人民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库尔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邓炳辉通报了市总工会疫情期间对困难职工的救助情况。
本轮疫情来势凶猛,疫情防控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企业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业停产,导致一些职工无工作、无收入或失业。库尔勒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职能,及时为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职工发放温暖救助金,切实解决疫情期间职工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需求。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疫工补”知晓率。自10月18日起,在州市融媒体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对“疫工补”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对申报条件、要求及申报流程作了详细的说明。同时,充分发动基层工会组织力量,对相关政策进行讲解,与各行业进行沟通交流,切实做到各族群众职工知晓率全覆盖、无遗漏。积极指导困难职工在天山工惠“疫工补”公众号注册、申报,确保申报“疫工补”且符合救助的职工及时拿到温暖救助金。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对行业摸排力度。这次救助工作主要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公路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相关行业,对因疫情原因致使企业停工停业停产所产生无工作、无收入或失业的工会会员开展救助,对正在申请入会的人员须经批准同意入会后按程序进行救助,标准为600元/户。同时,重点关注新业态等领域,对因疫情原因导致自8月起送单量连续两个月及以上每月低于50单的外卖员、快递员等进行同等标准的救助。截至目前,共摸排辖区企业272家,摸排职工4380人,申报“疫工补”职工1909人。
三是把好审核关口,确保资金发放到位。按照“早申请、早核实、早发放、早受益”的原则,市总工会做到核实准确一批救助一批,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职工第一时间通过银行卡转账方式发放救助资金。目前,已审核自治区推送“疫工补”名单1105人,发放第一批温暖救助金152户91200元。第二批温暖救助金的审核发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同时,为因病因学致困的在册困难职工和脱困一年内的困难职工发放疫情期间生活困难补贴62万元,为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助学救助21万元,为困难职工家庭发放取暖费36万元,帮助困难职工温暖过冬,将对摸排出来的2181名临时性生活困难职工进行送温暖慰问,帮助职工渡过难关,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此,请尚未申请的且符合救助发放条件的职工,及时通过“天山工惠”进入小程序提出申请,在线填写上传个人信息、劳动关系证明(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相关资料,经自治区总工会推送,市总工会核实确认后发放救助金,此项工作将持续到12月20日。
“一袋米,一壶油”,静悄悄地送。对于哪些生活困难党员,因病致贫的特困群众,米、面、油、被子等生活必需品,是送温暖的首选物品。我们在选择走访慰问对象时,一定要做到定准识困、定人帮困、定向解困,实实在在地做好这项工作,不讲排场,不搞迎来送往,不大张旗鼓地搞宣传,避免落个做秀的口实。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让组织的关心关怀静悄悄地送出去,在群众心底生根发芽,把老百姓的口碑作为最好的宣传片。
“一句问候,一个握手”,掏心掏肺地聊。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在送温暖的过程中,最能看出一个领导是否真的亲民为民。在入户走访中,放下身段,火坑旁、草墩上随便坐,茶缸随手端起就喝,与群众的距离自然就近了。通过嘘寒问暖、话家常,交流感情,了解近期生产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商讨来年增收计划,话题多了,情谊也相通了,温暖也到站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