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小米回应裁员10%,说自己公司从来都没有裁员,他们确实没有裁员,但是辞退了一些业务能力不太过关的人,这个和裁员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小米方面对于那一些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还是非常欢迎的,这方面做的其实还不错,毕竟没有哪个公司招员工不是为了赚钱的
小米回应裁员10%,说自己公司从来都没有裁员,他们确实没有裁员,但是辞退了一些业务能力不太过关的人,这个和裁员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小米方面对于那一些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还是非常欢迎的,这方面做的其实还不错,毕竟没有哪个公司招员工不是为了赚钱的。
一、没有裁员,但是淘汰过一些人
公司在招人的时候考虑的其实是比较多的,每一年到毕业季的时候都会有很多新鲜的血液加入。而这一些人在后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公司的顶梁柱,以前也有传闻说小米计划裁员10%,而这个消息一出也引发了网友的重点关注。小米方面也进行了回应,说自己家的公司从来都没有裁员过。而且也说过,从来也没有因为经营状况变化而裁减辞退员工的行为,不过有因员工业务能力不匹配而淘汰的情况淘汰和裁员,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二、没有办法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肯定没有办法留下来
在很多公司其实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他们会给你一个适应期,看看你在适应期之内能不能跟上公司的进度,能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而且这个试用期其实也是彼此决定的一个时期,很多人都会因为试用期的时候不适应,而选择离开小米公司,同样如此业务能力不过关,没有办法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公司也不会选择留下这些人。
不管咱们处于哪个位置,还是需要好好努力的,小米方面都没有做出过裁员的决定,而且很多离职的老员工还收到了信息,说小米的大门永远敞开,欢迎他们重新加入,也可以看出来小米对于人才的珍惜,大家对于小米如果说有感情的话也可以继续去工作。
“雷总,把MIUI稍微改一下吧,那真的没法用啊现在。”
近日,一位高考生喊话小米创始人雷军的短视频,传遍全网。小米手机系统MIUI正在经历的口碑翻车,也因此从机圈挺进了大众视野。
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一直以来,MIUI凭借优秀的调教、丰富的功能、人性化的交互,好用度有口皆碑。国内外不少极客用户,为了体验这份人性化,专门给自己的手机刷上MIUI系统。如今, 小米公司越来越强大,怎么MIUI却下滑到了被人集体吐槽的地步?
MIUI被称为小米手机的灵魂,先有的MIUI,才有的小米手机。在越来越强调软硬结合的竞争年代,如果MIUI出了问题,对小米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彻底解决问题,挽回形象,势必会发展成小米的一场危机 ——糟糕的体验将劝退手机用户,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高端形象,也会一朝崩塌,由MIUI串联起的AIoT生态,也必将受到连带影响。
好在小米已经采取了紧急行动。
小米产品总监、MIUI体验总负责人金凡发微博表示,已经成立了“MIUI先锋小组”,集中解决大家反馈的各类体验问题,做好首席客服小组。小米一号人物雷军,也亲自到这条微博下为MIUI加油。
去年4月份MIUI 12的发布引发轰动,从底层进行重构的出色动画效果、全局自由窗口、空白通行证等隐私安全功能,让消费者啧啧称赞,竞争对手则是看后沉默不语。
受MIUI 12的刺激和影响,后续发布的OPPO Color OS11、vivo Origin OS均卯足了劲儿,在动画效果、隐私安全、小窗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强化,并推出了自己的独特功能。
MIUI 12被称为小米10周年的里程碑标志,从开拓性上来讲完全名副其实。雷军说用了它觉得“惊艳”,MIUI总负责人称它是“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作品”,可以媲美苹果iOS。
但在规模推送用户后,MIUI 12爆出了一些bug。后来推出MIUI 125,虽说一些bug得到了修正,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另外,我们在网上统计发现, 还有个集中的吐槽点——“系统臃肿”。
为什么曾经的国内第一,现在问题频频,连最基础的稳定性都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
今年4月份,MIUI体验总负责人金凡曾对系统稳定性下降做出过解释:
过去一年是继 MIUI V5 时代后,MIUI 和系统软件最激进的一年,一年进行了两个大版本的研发,在动画、隐私、互联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巨大的改进,工程量大幅超越了往年。
在巨大工程量的同时,我们还要完成安卓 R 大版本的适配 (安卓 R 带来了近年来最大的适配挑战,包括性能、稳定性和三方应用的适配问题等),此外还有诸多新机全新的硬件平台的研发投入,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导致了版本稳定的下降。
其实手机的问题是复杂的,比如功耗,绝大部分是硬件本身功耗,再是驱动和系统底层软件,再是上层 MIUI,会牵涉到多方多部门,甚至硬件供应商,也会持续去拉通推进解决。
小俱总结一下, 共三个原因:1、系统升级方案激进;2、工作量太大;3、硬件、驱动、底层软件等方面的联调优化不够。
在广大网友看来,影响MIUI稳定的,还有其他原因。
大家知道,小米一直以米粉为本,非常重视用户的声音。
为了听取用户建议,打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雷军号召小米人要和用户交朋友。因此,整个小米集团,从管理层到产品经理,都有自己的自媒体账号,用来和用户互动,收集一线需求。
MIUI在功能设计上也是这个思路,于是在社区开设了新功能投票。
为用户提供更多功能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甄别筛选,则会带来负面效果:一是网友的投票缺少专业性,投票高的功能不见得合理,这就导致增加了一些非常鸡肋的新功能,让系统徒增臃肿;二是功能越多,客观上就会导致系统稳定性降低。
比如,小米员工 @小米_邹师傅 发了一条微博介绍MIUI 12“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功能”——能检测你的睡眠质量以及录下你的打呼噜甚至是说的梦话。
如果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这样的鸡肋功能不但不能加分,相反会引发用户反感。
用户意见是把双刃剑,如何区分“民粹”和真正的“民意”,是MIUI团队需要甄别清楚的大问题。
小米一路走来遇到过很多难题,也多次被用户骂,比如2016年因品控问题被骂,导致销量大跌,雷军亲自接手供应链管理,强化质量管控,最终成功扭转形象,实现销量逆转,创下了业内奇迹。后面的多次技术公关和逆境突破,也都反映了小米在聚焦问题、解决问题上的能力,相信小米这次也能顺利过关。
最后,期待一下MIX4上首发的MIUI 13。
(源自网络,仅为传播更多信息目的)
拿到大厂的offer,这应该是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最大的心愿。但是,从年后到现在,似乎每一家大厂都在以各种理由裁员,京东叫作“毕业”,腾讯也紧跟其后,如今小米也是如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上游的985高校,综合实力很强,学校设置的专业也比较热门,特别是一些和互联网相关的专业,更是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之前不少大厂都将北航看作是人才的摇篮,每到秋招季节,这里可谓是大厂云集,像华为、小米等。
拿到大厂的录用offer,也应该是这所学校里不少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毕竟进大厂,待遇很好。之前就有人透露华为的天才计划,年薪两百多万。虽然小米的实力可能相比较差了一点,但开出来的条件也很是诱人。所以像北航这样的学校,像这里的毕业生,也都会综合考虑这几家大厂,最后签三方入职。
签了大厂的offer就真的万事大吉、风光无限了吗?现在看来并不是。
一位北航的硕士应届毕业生吐槽了小米的裁员行为:
他从二月份入职小米,因为小米的调整,他还换了其他的工作岗位,直到四月份他收到了被裁员的通知。整个人都懵了,自己入职以来并没有犯什么错误,而且也并不是能力不足。为什么会被裁员呢?这位硕士研究生称,这是他25年来遇到的最大的人生挫折。
对于他的质问,HR给了他两种选择:第一,让他走劳动仲裁。第二,再让他工作一个月,在这个过程中让他自己赶紧再找一份工作。对于前者,显然是不可行的,因为自己还在实习期,即便劳动仲裁胜诉,自己也得不到多少赔偿。对于后者,相当于自己得到了一个月的工资的赔偿。
对于这样的工作打击, 小米的HR也只不过是轻描淡写说了句,应届生被裁不算什么,人生中的小挫折,希望他能够早点走出去。
大厂这样的举措属实有些不光彩,招收应届生的时候,他们为自己摇旗呐喊,称自己企业做大了,要回馈 社会 ,要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于是,他们不仅被大加赞赏博得美名,而且还享受着招收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一部分税收等。
对于大厂来说,企业需要发展,于是就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当然也包括引进人才和裁员。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对于员工来说,拿不仅仅是一份薪水,更是他们能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存下去的希望和保障。
裁员,最起码也要对员工负责才是。
像北航硕士的被裁,对于他个人来说影响还是挺大的。比如用掉了自己应届生的身份,他就会失去很多就业上的便利。而且以后找工作时也会面临两难的情况,他入职大厂仅仅两个月就被辞退,工作经验不足,走 社会 招聘的途径也很困难。但应届生资格也没了,怎么办?
所以,不少网友对小米的裁员行为进行大骂:
裁撤应届生,真是脸都不要了!
还有网友称,小米这样的行为也会让自己的名声烂掉,HR讲出那样的话就不怕自己也遭受同样的待遇吗?说不定自己也会被裁。
如今这样做,或许也会寒了粉丝的心,损害公司的形象。
但是作为局外人,我们也不好说什么,个人需要发展,企业也需要发展。对此,读者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评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