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约工?

员工 0 30

什么是网约工?,第1张

什么是网约工?
导读:我国现已拥有一支高达7000万人的网约工队伍,大量送餐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成为这支队伍的重要参与者。在当前迅猛发展的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下,网约用工呈现出“弱传统性”的特征,导致工伤调查取证难、认定难,劳动权益保障容易出现缺位。202

我国现已拥有一支高达7000万人的网约工队伍,大量送餐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成为这支队伍的重要参与者。在当前迅猛发展的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下,网约用工呈现出“弱传统性”的特征,导致工伤调查取证难、认定难,劳动权益保障容易出现缺位。

2021年4月30日,某餐饮公司外卖送餐员王某驾驶摩托车外出并按惯例打开手机软件接受派单,不料在行驶过程中与一机动车相撞受伤。经王某申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王某为工伤。而某餐饮公司不服该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复议结果为维持原工伤认定。该餐饮公司仍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王某自开机接入公司系统处于随时接受派单开始,即进入工作状态,用人单位是否派单是任务分配问题,并不影响王某工作时间的开始;王某受伤地点在可接送订单范围内,符合工作惯例,其受伤地点属于工作区域。王某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符合工伤认定的要件。法院依法判决驳回某餐饮公司诉讼请求。二审维持原判。

沈楚雄律师认为:我国的工伤认定,系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范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等因素所进行的综合认定,在法律性质上属于推定。推定的特殊性在于,其不是单纯的以经验法则为中介,由“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等基础事实推导出“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待证事实,而是融入了保护劳动者等实体法上价值判断的特殊事实证明过程。本案针对网络平台外卖送餐员的工伤认定争议,法院在案情与传统工伤认定推定过程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下,把握住了我国工伤认定的上述特殊性,将推定过程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价值判断融合在一起,不仅做出了符合社会正义观的裁判,也发展出了针对新类型工伤认定案件的新的推定规则,具有正面的典型意义

亲身体验的好处真的太多啦,作为副处长,他体验了外卖小哥之后,对一些问题和政策的看法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说他去体验外卖小哥,她就回知道也许外卖小哥没有双休、没有社会保障。作为外卖小哥或者事其他群体,比如说司机,他们一般没有双休还有社会保障,他们也不想要有双休,因为要挣钱,挣钱实际得多。副处长体验之后,有了调查,也许会提出更有针对性得一些措施。

王处长这次的体验,在老百姓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好印象,老百姓知道这才是一个好官,能够做到亲自体验,而且还是外卖小哥,确实是很辛苦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种精神,无疑,这会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亲身去体验,和基层的群众走得更近,会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这些认识不再是从别人耳中获取,而是从自己的体验当中得来,没有比这更加真实的认识了,一般来说,只要有政府官员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是会说出如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当地官员面前不敢说的话,可能在上面来的官员面前回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从这些认识当中,可以发现老百姓最想解决的事情是什么,也可以显露一些政策是否可以覆盖到所有人,深入调研,在看到这些问题之后,是可以提出更加有针对性,更切合实际的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其实不仅仅是外卖小哥,还有其他人,比如说留守儿童,建筑工人,空巢老人,这些人都需要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而且深入实际之后,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全部得到解决,解决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的联动,需要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但是至少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有了盼头。

外卖员的正式职业称呼是网约配送员。

“外卖员”在国家职业分类目录中的正式称谓是“网约配送员”,指的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等接收、验视客户订单,并根据订单需求按照平台智能规划路线,在一定时间内将订单物品递送至指定地点的服务人员。

2021年12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网约配送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将网约配送员职业分为五个等级,明确了各等级需掌握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让网约配送员拥有更加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

2022年4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关于开展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将对网约配送员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分为五个技能等级,分别是初级工(五级)、中级工(四级)、高级工(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

外卖员的工作内容

1、接单:外卖送餐员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接单。当客户下单后,外卖平台会将订单推送给附近的外卖送餐员。外卖送餐员需要及时查看订单信息,确认订单内容和送餐地址。如果订单信息有误或者送餐地址不明确,外卖送餐员需要及时联系客户进行确认。

2、取餐:外卖送餐员接到订单后,需要前往商家取餐。在取餐时,外卖送餐员需要核对订单信息和餐品数量,确保餐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果商家出现了问题,外卖送餐员需要及时联系客服进行处理。

3、配送:取餐后,外卖送餐员需要按照订单上的送餐地址进行配送。在配送过程中,外卖送餐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确保餐品的安全和完整。如果遇到交通拥堵或者其他问题,外卖送餐员需要及时联系客户进行沟通。

4、送达:外卖送餐员将餐品送到客户手中后,需要确认订单完成,并让客户进行签收。在送达时,外卖送餐员需要礼貌待人,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客户对餐品或者服务不满意,外卖送餐员需要及时反馈给客服进行处理。

-网约配送员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的,不能下基层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需要了解民情,了解基层的状况。领导干部先作为外卖员体验送外卖的一天,了解到了当外卖员的不容易和艰辛。刚开始的时候,这位领导信誓旦旦的说爱自己今天的目标就是赚一百元 , 但是没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正的操作起来的时候,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一天下来之后,发现自己只赚了41元,这距离自己当初定的目标相距甚远,此时的这位领导终于理解到了基层人民赚钱的难处与不易。

外卖小哥的工作远比想象中的困难,近几年关于外卖小哥由于身份原因不能进入商场或者电梯、或者一些高档写字楼的事迹屡见不鲜,如果这位领导不理解外卖小哥的艰辛,那么制定一些决策的时候就不会考虑到这些基层人民的心声,这个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冷漠的规则,更需要的是温情,相信之后的这位领导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外卖小哥的处境,从而做出真正的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决策。

之后的这位领导又转战网约车,选择体验一名网约车死机,体验这个社会普通群众的一天。许多网友都以为这位领导这个时候仅仅是由于新奇,而选择体验不同的生活,但是,所谓领导是不会无聊的做一些无目的的事情的。领导干部不断体验基层生活不仅可以让自己无比清楚的了解到基层百姓的生活,了解到这个社会的日常运作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利于自己在做决策的时候能够考虑到这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吧、各种情况,使这个决策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的做一个了解百姓、了解人民的好领导。

如果***员总是坐在办公室里面,不去体验基层生活,不去了解基层生活,脱离我们的群众做决策那么这个决策不会是一个好的决策。也背离了们当成立之初的宗旨和目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民群众就是我们领导的基础,了解基层、体验基层生活就是最好的检验决策是否正确的方法。

在新的时代,我们应带有更多的领导去基层体验生活,体验普通百姓的生活,从而真正的为民着想,为民考虑,做一个好领导。

广东省总工会开展“智送清凉·关爱职工”活动。夏日高温期间,特定行业的户外劳动者工会会员可在“粤工惠”平台每天领取1张满3元减299元的“冰饮清凉券”,到广东省内任意支持微信支付的商店选购水或饮料,消费满3元及以上,使用微信支付将自动享受抵扣优惠。活动每天派发“冰饮清凉券”5万张,预计派发“冰饮清凉券”超450万张,福利总额约1400万元。

2022广东省总工会“智送清凉·关爱职工”活动

活动对象

在“粤工惠”平台上已实名认证的快递员、网约送餐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和建筑工人等六大行业的广东工会会员。

温馨提示:如果实名认证会员所在行业符合活动条件,但所属工会不在活动白名单内,可以通过“我要申报”提交所属工会,待审核通过后即可参与活动。

领取时间

2022年7月2日08:00-9月30日23:59

领取入口“粤工惠”小程序

领取流程

授权登录后,按图示选择入口1或入口2,进入活动页面,领取“冰饮清凉券”。

温馨提示:各位会员可以按下图操作,将“粤工惠”小程序添加至“我的”小程序,这样领取更方便哦!

使用方式

领券后可到广东省内任意支持微信支付的商店使用,购买满3元的饮用水或饮料,出示个人付款码或扫描商家收款码,即可自动抵扣。

活动规则

1、“冰饮清凉券”为“满减”属性,不可提现,需最低购物满3元(抵扣前),才能享受优惠。

2、“冰饮清凉券”有效期为3天,请已领券的会员尽快使用,逾期失效。

3、活动期间,每天发放“冰饮清凉券”5万张,先领先得,领完即止。当天未领完的券将累积到次日继续发放。

4、在广东省内任意支持微信支付的商店选购饮用水或饮料,在支付时出示个人付款码或扫描商家收款码即可抵扣“冰饮清凉券”(超额部分由会员以微信支付补足)。

温馨提示:若“冰饮清凉券”抵扣不成功,可能是因为门店使用了个人收款码而非商家收款码,建议会员提前与商家确认。

以上信息及来源广东省总工会。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外卖行业中,骑手主要分为两类:属于配送平台的正规骑手和通过平台本身注册打工的骑手。“骑手直接受雇于平台或供餐者,发生工伤时,送货平台或供餐者有义务承担骑手的工伤保险赔偿责任。”

但是,目前在外卖行业中,骑手大部分是为自己注册的兼职骑手提供中介服务,骑手履行下单后与商户签订的运输服务合同,而不是以与平台公司的劳动关系为基础完成工作任务。

这种模式与目前盛行的网络签约车、网络厨师等自主订购模式相似,自律性很大。因此,法院在判定相关纠纷时,一般不承认平台和骑手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平台就不会承担赔偿责任。

例如,2019年1月,西安发生美团车手猝死事件。法院判决,送饭平台仅为信息发布服务平台,与骑乘者签订《众包平台服务协议》的第三方科技公司仅为众包平台各项电子服务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为骑乘者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在众包平台注册,不参与实际经营和交易行为,不参与实际经营活动的商户、消费者和众包者,既不是劳动用工的主体,也不是劳动报酬的支付者。在平台上注册交易的商家和消费者是实际的劳动方和支付方。

因此,法院认定骑手与上述公司并不存在劳动关系,驳回了骑手父母要求美团众包平台以及第三方科技公司共同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诉讼请求。

外卖员的职业称呼是网约配送员。

外卖小哥以网约配送员之名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有了明确的职业名称。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在线餐饮外卖收入增长了57%,远超全国餐饮业收入12%的增长水平,国内某外卖平台2019年外卖单日完成订单量已经突破3000万单。

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网约配送员的就业群体规模迅速增长,每天开展业务的配送员已经达到百万级,成为吸纳就业的典型职业。目前有很多网约配送员在职业领域内作出优秀业绩,成长为金牌骑手甚至是五星站长,但缺乏职业规范管理,不利这一新业态发展和众多劳动者就业。

现象反映

经济发达地区的外卖送餐行业更加活跃,送餐员需求也更加旺盛。尤其是一线、新一线城市集中,工作节奏更快,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以快捷、方便的外卖代替自己做饭或外出吃饭。在线餐饮外卖成为三大饮食方式之一,送餐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外卖送餐员在一、二线城市覆盖率很高,并有逐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的趋势。

与此同时,送餐场景更加丰富,送餐区域由以往的住宅、写字楼拓展到酒店、医院等。随着外卖产业蛋糕的不断做大,城市覆盖率、外送品类、外卖场景都在持续丰富,这也为有志于从事外卖行业的人群提供了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