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爷爷大哥葬礼葬礼应该怎么说

老人 0 45

参加爷爷大哥葬礼葬礼应该怎么说,第1张

参加爷爷大哥葬礼葬礼应该怎么说
导读:参加爷爷大哥葬礼葬礼说法如下。1、表示哀悼和缅怀:“深切悼念逝去的爷爷/大哥,他/她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2、表示慰问和安慰:“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我们向您和您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和关怀,希望您能够坚强面对。”尊敬的各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参加爷爷大哥葬礼葬礼说法如下。

1、表示哀悼和缅怀:“深切悼念逝去的爷爷/大哥,他/她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表示慰问和安慰:“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我们向您和您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和关怀,希望您能够坚强面对。”

尊敬的各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沉痛悼念我慈祥善良的爷爷。爷爷因病救治无效,于2016年2月19日22点30分不幸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4岁。

我代表全家向前来参加爷爷葬礼的长辈、邻居、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爷爷的葬礼,和我们一起分担悲痛,与我最敬爱的爷爷作最后的告别!(鞠躬)

爷爷走了,在看到大家都围着床边的时候。

正是腊月二十二,和父亲通电话,父亲说爷爷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原本我打算腊月二十六回去,听着爸爸都口吻,就匆匆地结束了年前工作上的事情,腊月二十三,从杭州,赶回温州市里的县城。

忙好手头上的工作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午饭还没吃,叫了份面,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已经是五点多。

还好,路上不是很堵,快到家的时候,看着手机屏幕显示的时间,夜里九点四十五。心情也松快了起来。这个时候,手机来电,是哥哥打来电话。

哥哥已经回去,告知我爷爷情况不是很好,回家前先看看爷爷。刚放松的心情瞬间紧绷了起来。

赶到爷爷家里,才发现楼上楼下都站满了人。

和亲戚们打过招呼,我挤到了爷爷的床前。

爷爷很瘦,一张脸,只见皮,不见肉。他双眼不再清明,嘴巴微张,呼吸有些困难。

我喊着爷爷,他没有答应,只是动了动眼睛。

已经是夜里十一点,楼上全部是爷爷的儿孙们。

父亲是爷爷的大儿子,这几年照顾爷爷饮食起居,长得跟爷爷很像。这几日爷爷状况不好,爸爸夜里不得安睡,脸上满是憔悴和疲惫。

四个叔叔都在,大叔叔坐着,跟他的儿子说着话,他儿子也是刚刚从外地赶回。

二叔叔站在窗前,抽着烟,脸上也是忧郁。三叔叔坐在床沿,一边看着爷爷,一边和大家说着话。

小叔叔一言不发,静静地坐着。

婶婶们都在,聊着天,视线常常落到爷爷那。

同辈的爷爷的孙子孙女们,都忍不住唤着爷爷,希望能看到爷爷的回应。

可是爷爷依然是张着嘴巴,不会说话。

“看,爹在流泪。”小姑姑拿过纸巾,在爷爷眼角擦了擦。

我凑上前去看,爷爷的眼角里是流淌着不明显的透明液体,许是看到自己儿孙满堂,心里有些许的安慰。爷爷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孙媳孙婿,站在这里的足足有四十多人。

快十二点的时候,听到喊了一声:“爹表情不对!”

我们上前去唤着眼前这位老人,有叫爹的,有叫爷爷的,有叫阿太的(在我们这是指曾祖父的意思)。爷爷眉头皱了皱,听到喉咙卡了一声,没有了气息。

着急,难过,不知所措,伤心,好多情愫夹杂一起,我们大家都忍不住哽咽了起来。

爷爷已经94岁的高龄,在这耄耋之年,身体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毛病。前几年还自己到处走动,还常常带着奶奶到处逛逛。自从前年奶奶走后,爷爷身体也大不如前。慢慢地不会走动了,躺着或者坐在床上,爸爸照顾。胃口一直不错,只是这个冬天,胃口直降,难以进食,大家都说看着爷爷是要去找奶奶了。奶奶走的时候也是冬天,也是雨天。爷爷和奶奶一样,走的时间,面容安详,像是微笑着睡着。来看爷爷的人,都说爷爷好福气。

爷爷出殡,房子小巷里挤满了人。送殡队伍很长,我忽然发现,爷爷很伟大,他那小小的身躯,竟然能和奶奶一起,从两个人到现在近五十人。

一代接着一代,那是生命的延续,那是爱的传承。

 

老人出殡后感谢大家的话:

1、感谢各位亲朋好友以及长辈们能来参加吾父的葬礼,辛苦大家了,晚辈铭记于心!

2、我们向父亲生病和住院治疗期间及去世以后给予他和我们全家关心、帮助、支持、理解和同情的各位长辈、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这份情谊,情真意切,厚重万分,我们将永远铭记,珍藏心间。

3、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在我妈妈生病期间的看望和关照,感谢大家参加吊唁。

4、感谢在我父亲生病住院期间,承蒙各位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们的关怀,多次探望、慰问,给了我父亲莫大的安慰,让他老人家有勇气和病魔作斗争。

作为家属,我们时刻心存感谢,感谢你们在我父亲生前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你们在我们最悲痛、最难过的时候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5、我要感谢今天来送别我父亲的所有的亲朋好友以及那些因各样原因不能来而打来唁电的亲朋好友,感谢你们对我父亲真挚的爱意和对我母亲的关切之情。

6、今天承蒙各位亲临出席先父的追悼会,我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代表我们家属,谨表谢忱。

7、叩首跪谢,感谢领导,感谢同志,多次看望,操办丧事,凡事周全,莅临悼念,慰藉家属;感谢戚族世友,不辞路遥之苦,放弃百忙,含悲来悼。

8、谨让我代表我们全家,向今天参加我阿婆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向我阿婆作最后的告别。在阿婆生病期间,承蒙各位领导和亲朋好友的关怀,多次探望、慰问,作为家属,我们也心存感激。

9、谨让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的兄弟姐妹,代表我们全家,向前来吊唁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表示由衷的谢意!

感谢你们在我们全家最为悲痛的时刻,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安慰和温暖;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不辞辛劳,忙前忙后,帮助我们处理后事;感谢你们和我们全家一起分担这份悲伤,向我们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

10、今日,我们聚集在那里深深的追忆,给我那慈祥和蔼的爷爷告别,寄托我们无限哀思。今日,在座各位从百忙中抽空来到那里和我们一齐向我爷爷作最终送行。请谨让我代表全家向前来吊唁的各位表示最诚挚的感激。

在参加亲人的葬礼时,送礼是一种表达哀思和慰问的方式。以下是一些礼包上可以写的内容:

1祭文:可以在礼包上写上一段祭文,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缅怀之情。

2慰问语:可以写上一些慰问的话语,如“愿

逝者安息〞、“节哀顺变”等。

3 祈福语:可以写上一些祈福的话语,如“愿逝者在天堂安享幸福’、“愿家人平安健康”

等。

4 个人信息:可以在礼包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以便家属感谢和回复。

需要注意的是,礼包上的内容应该简洁、恰当,不要过于华丽或者过于简单。同时,礼包的大小和内容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与逝者的关系来决定,不要过手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

  (一)

 那是1995年的年底,像往常年一样,各家各户都在欢天喜地准备筹备年货,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欢乐氛围。

 腊月二十八,向往年一样,我准备了一些过年的礼物去爷爷家。那时父母住在石家庄,过年不回家,家里的一切便由我代劳。刚进爷爷家,奶奶便说:“你爷爷不知怎么不认人了,两天不吃东西,还到处乱窜。”接着,她便带我在墙头到根底下,爷爷正蜷缩在那里,目光呆滞。我喊了他半天,这才从他痴呆的眼神里似乎搜寻到一丝微弱的亮光,他胡言乱语地问了句还有没有花生之类的话,而奶奶说这是他近两天说过的最清楚的话语,他显然意识到了他的大孙子来看望他了。

 我是爷爷最疼爱的人。听邻居们说,我小的时候,几乎就是爷爷一手带大的。都五六岁了,还骑在他的脖子上招摇过市。这些虽没有过多的留在我的记忆里,可上学后,爷爷经常把他少得可怜的退伍费给我买好东西,因此受到奶奶接连不断的数落,至今清清楚楚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毕竟他们家也不宽裕。记得我在遭遇恋爱挫折的打击的那段日子里,每天躲在家里不愿出门,是爷爷隔三差五地从瓜地里给我摘个大香瓜,使我孤寂的心灵得到了些许的安慰。我是爷爷的心头肉,乡邻们都知道。

 我连说带劝地把他拖进屋里,我认定爷爷得了老年痴呆症,毕竟八十五岁(不,应该说是八十六岁高龄了,因为再有两天就过春节了)。我细心地喂了爷爷一点米饭汤,给他换了身新衣服。吃完饭。我安慰了奶奶几句,让她好好照看爷爷,告诉她我我隔三差五地会来照顾爷爷的。

 哪知就在那天晚上十一点来钟,叔叔忽然把正在熟睡中的我唤醒,他告诉我:爷爷不行了。等我急匆匆跟着叔叔来到爷爷家,发现爷爷已经气若游丝,不省人事了。

 (二)

 听说爷爷病危的消息后,邻居们纷纷前来探望。有的邻居见此情景干脆提早拜年,祝愿爷爷能闯过年关,增寿一岁。

 爷爷的勤劳是十里八乡出名的。他从不窜门聊天,从不参与各家各户的事务,从不藏一丝害人的心眼。他生下来仿佛就会做三件事:吃饭、睡觉、干活。

 他身材矮小,人们戏称他为“周大个子”。生产队的时候,他负责队里的牲口棚,十几口牲口被他饲养得膘肥体壮。不仅如此,他每天早晨都要早早起来背着粪筐绕村拾粪,大冬天也不例外,一拾就是一大堆。除留足自留地的肥料外,其余全部交给生产队记工分。联产承包以后,地里的活更多了。叔叔只管耕地、播种、中耕之类的大活,而锄地之类的小活就落在爷爷的肩上。爷爷锄地的方式与众不同,他使用的是一个短把的锄头,蹲在地里一点一点往前锄。虽然速度不及一般人,可慢工出细活,只要爷爷锄过的地,绝难找出一棵草。不仅如此,爷爷好要把锄下的草全部打捆,背回家去喂牲口。爷爷的耐力超强,即使再炎热的伏天,爷爷也总要干活到过晌午。那时我正上学,星期天的时候也帮他锄锄地,可干不了一个钟头,就口干舌燥,抡不动锄头了。那时我非常的惊异:爷爷矮小的身体里哪儿来的那么大的耐力!

 爷爷曾经当过兵,而且还是129师以及后来的二野的正规部队。只要一有工夫,他就会向周围的人讲起他们的部队如何消灭蒋军八百万,如何百战百胜,如何带三间屋子的洋钱挺进大别山,还说我应该是少帅如何如何。滔滔不绝,云山雾罩。后来,我从奶奶口中得知,爷爷确实在二野的军指挥部工作,只是,他是给军长喂马的。奶奶说爷爷是心里憋屈才变得神神叨叨的,本来嘛,有些在地方上打游击的,还有支前不几天就解放了的,更有投诚过来的,都和他一样待遇,他觉得不公!而当我问及爷爷这种情况时,他又会说饲养员的工作如何如何重要,轻描淡写地搪塞过去。

 心里苦归苦,爷爷依旧那么勤劳,那么牛马似的`干活。迷信说法:这就是命!

 (三)

 那时手机还没有普及,和父母的通讯主要靠写信,有了急事就发个电报。可转眼就是春节了,邮局也关门了。事情紧急,一时竟想不出什么联络父母的有效方法。叔叔当机立断,让我第二天(二十九)马上去石家庄通知父母,希望能在年关还能赶上回家的客车。

 第二天,我花了比平时高两倍的价钱登上了去省城的空空如也的客车,一路上心情忐忑,不知这次会落个什么样的结果。但愿能让父母见爷爷最后一面。

 年三十那天,我和父母匆匆吃过早饭便急急赶往华夏车站,等到了车站后,却得到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已经没有发往老家的客车了。我顿觉凉水泼头,看来这次回家是没希望了!而在这时腹内的食物的分解物毫不留情地催促我走进了车站厕所。当我失落地慢吞吞从厕所走出来的时候,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一辆从胜利街客运站开来的途径我家的长途客车就停在父母的面前,车门已打开,父母焦急地四下张望,也许我再晚出来四五秒。天哪,那将会落下平生难以弥补的遗憾。我们急忙挤上客车,花了同样是平时两三倍的价格挤在水泄不通的客车上,尽管受了不少苦,终于在年底赶回了家里!

 有些事似乎冥冥之中就已经有了定数,说不清,道不明。

 (四)

 爷爷是大年初二上午九点咽气的,也就是说,他从死神手里争取了一天,却为自己增长了一岁的寿限。八十六,一个多么吉利的数字,这也许是老天爷对勤劳了一生,善良了一生的爷爷的最大的眷顾吧。

 亲人们恸哭声一片,与其说是失去亲人的悲痛,不如说是对乡村一代人生命逝去的悲哀与叹惋。因为爷爷是我们后街最后一位八旬老人,又属于寿终正寝,按我们家乡的风俗来讲,也理应算得上喜丧了。

 接下来,前来吊丧的人络绎不绝,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或真悲,或假哭,那场面倒有几分滑稽。哭过之后,便围坐在一起劝说几句,赞美几句死者生前的品行,再聊上一会儿闲天。那情景,倒像是前来探望病人似的。

 守灵的那天晚上,爷爷的灵柩停在北屋正中,好像平时睡着了一样。同一胡同里的一位从南方领回的外地媳妇前来慰问,也像平时来窜门一样。她说她的胆子特别小,遇到死人,晚上连家门都不敢出,可唯独爷爷死了,她一点都不觉得害怕。是的,爷爷太善良了,天生就没有害人的心眼。

 出殡那天,大半条街的人们都出动了,人们一路谈笑风生,倒好像一起去地里劳动一样。待到乡亲们把爷爷安放进提前挖好的坟坑里,亲人们最后看一眼爷爷的遗容,安详,平静,好似面露微笑般,哭声又是响起一片。

 一个新坟头堆了起来,在爷爷无数次走过的田野上,仿佛爷爷曾经住过的土坯屋。我想,爷爷只是从乡间的一个村落,搬进了另一个村落。

 我曾经读过臧克家的《老哥哥》,介绍的是他家一个勤劳善良的老长工的悲惨命运。但我敢说,爷爷受的苦,吃得累一点不比“老哥哥”少,但是,我并不觉得爷爷的命运是悲惨的,尽管他的生命的终点同样是一座孤零零的坟茔。我想,至少地下的爷爷也会这么认为。

 乡村的一段记忆消失了,消失地是那么平静。然而,乡村的生命之魂将生生不息。